[實用新型]鉛酸電池的極耳連接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0920214812.0 | 申請日: | 2009-12-1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556662U | 公開(公告)日: | 2010-08-18 |
| 發明(設計)人: | 陳敏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海寶特種電源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M2/28 | 分類號: | H01M2/28 |
| 代理公司: | 上海碩力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 31251 | 代理人: | 王法男 |
| 地址: | 201101 上海***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池 連接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鉛酸蓄電池結構,特指用于鉛酸蓄電池的極耳連接結構。
背景技術
目前的鉛酸電池中,通常使用螺孔進行電池的外連接,可以避免使用時的頻繁焊接而造成電池密封性能下降,但需要使用鉛合金將含螺孔的金屬芯和鉛電池的鉛引出極澆鑄在一起,這對小型電池而言是十分的困難的,因為小型電池的引出極的提供的位置很小。如要合金澆鑄完全包裹含螺孔的金屬芯,需要一定大的直徑才能保證鉛合金和金屬芯的澆鑄厚度大于3mm以上,而且較小的含螺孔的金屬芯容易在鉛合金中扭動,在連接時需要非常小心地操作,以免損壞金屬芯與電池的鉛引出極之間的連接。因此,現有的螺孔外接式鉛酸電池的操作性較差,鉛酸電池的電極容易損壞。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出一種鉛酸蓄電池的極耳連接結構,它具有較好的可操作性,鉛酸電池的電極不容易損壞的優點。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方案:鉛酸電池的極耳連接結構,包括電池外殼、鉛引出極和極耳,其特征在于,所述極耳包括組合在一起的薄片和金屬芯,金屬芯位于薄片一端端部,所述鉛引出極與薄片另一端固定連接,所述薄片中間位置開設一定位孔,所述電池外殼上與定位孔對應位置設置一定位柱,定位孔與定位柱直徑相吻合,定位柱位于定位孔內。
優選地,所述薄片上另一端開設有一焊接孔。
優選地,所述焊接孔與金屬芯分別位于定位孔兩側。
優選地,所述金屬芯外側壁上設置有防退槽。
采用本實用新型的鉛酸電池有如下優點:首先,薄片上設置有定位孔,在與電池外殼上的定位柱配合后可起到固定薄片的作用,這樣薄片在使用過程中也不會產生扭動;其次,薄片一端的焊接孔與電池的鉛引出極連接,另一端與與金屬芯連接,金屬芯與鉛引出極不直接接觸,因此在使用時不論金屬芯怎樣轉動都不會對電池的鉛引出極造成損傷,保證了電池電極的完好。采用本實用新型的鉛酸電池,具有較好的可操作性,鉛酸電池的電極不容易損壞的優點。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安裝于鉛酸電池中的部分剖示圖;
圖2是實用新型的極耳組合示意圖;
圖3是實用新型的極耳組合剖示圖。
附圖標記:
1----薄片??????11----焊接孔??12----極耳????13----定位孔
2----金屬芯????21----螺紋孔??22----防退槽??3----電池外殼
4----鉛引出極??5----密封劑???6----防漏圈???7----定位柱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圖1、圖2和圖3,本實用新型的極耳連接結構包括電池外殼3、鉛引出極4和極耳12,極耳12包括組合在一起的薄片1和金屬芯2,金屬芯2位于薄片1一端端部,所述鉛引出極4與薄片1另一端固定連接,所述薄片1中間位置開設一定位孔13,所述電池外殼3上與定位孔13對應位置設置一定位柱7,定位孔13與定位柱7直徑相吻合,定位柱7位于定位孔13內。薄片1與金屬芯2之間的組合方式可以有多種,可以將金屬芯2焊接于薄片1上,也可采用軸孔的過盈配合或螺紋配合使之固定連接。
螺孔外接式電池在使用過程中,經常更換外接電極,所以將外接電極在金屬芯2的螺紋孔21內擰緊或擰松也十分頻繁,可能導致金屬芯2跟隨外接電極轉動,這樣的話,薄片1也會隨之發生移動,這種情況會導致密封劑5被破壞而降低電池的密封性。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發生,在薄片1上設置定位孔13,電池外殼3上設置一定位柱7,使定位孔13與定位柱7相配合,定位柱7插入在定位孔13內將薄片1卡住。這樣,薄片1便有兩個定位點,分別是定位孔13所在位置和薄片1與鉛引出極4固定連接所在的位置,在這兩個定位點作用下,薄片1不會有絲毫的扭動的可能性,也不會橫向移動,完全固定在電池外殼3上了。在轉動外接電極時,即便金屬芯2有可能轉動也不會帶動薄片1轉動,對密封劑5完全沒有影響。為了使薄片1與鉛引出極4連接更牢固,在薄片1上與鉛引出極4連接處開設一焊接孔11,安裝時將焊接孔11套置于鉛引出極4上,然后再進行焊接。為了使薄片1在使用中受力平衡,將薄片1上金屬芯2和鉛引出極4所在的焊接孔11設置于定位柱7所在的定位孔13兩側對應,可在一定程度上減小對薄片1的扭轉力。此外,為了防止金屬芯2在使用過程中可能上下竄動的情況發生,在金屬芯2外側壁上設置有防退槽23,在注入密封劑5后,防退槽23被密封劑5包覆在內,可在一定程度上阻止金屬芯2上下運動。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海寶特種電源有限公司,未經上海海寶特種電源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20214812.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