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起重機發動機油門控制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0920213034.3 | 申請日: | 2009-12-1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614977U | 公開(公告)日: | 2010-10-27 |
| 發明(設計)人: | 謝軍;黃維春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三一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2D11/02 | 分類號: | F02D11/02 |
| 代理公司: | 上海開祺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114 | 代理人: | 李蘭英;季良赳 |
| 地址: | 201200 上海市***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起重機 發動機 油門 控制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油門控制裝置,具體的說是涉及一種適用于起重機發動機的油門控制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起重機的油門控制大多采用手油門及腳油門來進行模擬量的控制,隨著電控發動機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傳統的起重機發動機油門控制越來越趨于復雜,導致油門線路繁瑣,結構非常復雜,安裝和維護都十分不便。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起重機發動機油門控制裝置,由控制器統一對手油門、腳油門、油門控制手柄進行切換和控制,并通過起重機上的CAN總線實時將油門控制信號傳遞給發動機程控器和人機界面進行控制和監控顯示。
本實用新型為了達到上述的目的,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
提供一種起重機發動機油門控制裝置,包括控制器,分別與控制器相連接的手油門、腳油門和油門控制手柄。所述控制器與起重機上被控制的發動機程控器相連接。
本實用新型起重機發動機油門控制裝置的優點是:
●如上述的結構,本實用新型起重機發動機油門控制裝置通過控制器對起重機上的手油門、腳油門、油門控制手柄進行切換和控制,能夠同時或分別使用多種不同油門控制,控制方式更加靈活多樣,并且控制器與發動機程控器之間可以通過起重機上的CAN總線進行實時數據通信,大大簡化了油門線路安裝、結構簡單合理。
●如上述的結構,本實用新型起重機發動機油門控制裝置因為包括油門控制手柄,它可以通過油門控制手柄來控制油門,控制器自動根據油門控制手柄的開度控制發動機程控器,使發動機輸出功率始終處于與起重機上油泵等部件的需求功率相匹配的最佳值,且當油門控制手柄處于中位時,發動機自動進入怠速狀態,使起重機的油門控制更便捷,并且達到節能的效果。
●如上述的結構,本實用新型起重機發動機油門控制裝置可以安裝人機界面,人機界面能夠從CAN總線上讀取控制器和發動機程控器的運行參數,實時監控和顯示油門控制手柄開度、發動機轉速等重要參數,便于操作者查看和管理。另外,通過人機界面還能夠手工輸入指令對起重機的手油門、腳油門和油門控制手柄進行標定和修正,使手油門、腳油門和油門控制手柄的控制更加準確。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起重機發動機油門控制裝置一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起重機發動機油門控制裝置的結構特征。
圖1是本實用新型起重機發動機油門控制裝置一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起重機發動機油門控制裝置,包括控制器4,分別與控制器4相連接的手油門1、腳油門2、油門控制手柄3,所述控制器4與起重機上被控制的發動機程控器5相連接。
在本實施例中,如圖1所示,所述油門控制手柄3包括左手柄301和右手柄302,對應操作者的雙手對起重機發動機進行控制和操作。
在本實施例中,如圖1所示,所述起重機發動機油門控制裝置還包括與控制器4相連接的油門切換開關7。
在本實施例中,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起重機發動機油門控制裝置還包括人機界面6,所述人機界面6和發動機程控器5都通過起重機上的CAN總線8與控制器4相連接。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控制器4采用的是力士樂公司提供的可編程控制器(PLC)RC6-9,該可編程控制器內部由一個強大的微控制器以及輸入和輸出電路組成;模擬電壓、電流、頻率以及開關信息均可作為輸入信號進行處理,輸出經過脈寬調制,可以最大程度的適應比例控制,并且提供CAN總線接口,能夠與其它使用總線的裝置或電子系統進行數據交換。如圖1所示,所述控制器4包括中央處理器401,分別與中央處理器401(即微控制器)相連接的輸入單元402(即輸入電路)和輸出單元403(即輸出電路),所述手油門1,腳油門2和油門控制手柄3都與控制器4的輸入單元402相連接,所述發動機程控器5與控制器4的輸出單元403相連接。所述中央處理器401中設置有自動怠速切換延遲時間。
如上述的結構和設置,本實用新型起重機發動機油門控制裝置的工作過程如下:
1.手油門1,腳油門2和油門控制手柄3的線性標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三一科技有限公司,未經上海三一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20213034.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