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吸塵器無效
| 申請號: | 200920210407.1 | 申請日: | 2009-09-2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537052U | 公開(公告)日: | 2010-08-04 |
| 發明(設計)人: | 陳宏;付億濤;丁梁一 | 申請(專利權)人: | 寧波嵐寶電器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47L5/00 | 分類號: | A47L5/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翼勝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 31218 | 代理人: | 翟羽 |
| 地址: | 315400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吸塵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吸塵器,更確切地說,涉及一種立式的吸塵器。
【背景技術】
目前,立式吸塵器被廣泛的應用于家庭清潔中,傳統的立式吸塵器一般包括吸塵器本體、設置在吸塵器本體的下側并與吸塵器本體可轉動連接的地刷頭,在地刷頭上開設有用于吸入灰塵的吸塵口,在吸塵器本體上設置有容納灰塵的積塵桶,在吸塵器本體的后側設置用于手持的推把,在正常工作時,使用者手持推把推動吸塵器,吸塵口在地面上吸入灰塵。但是,如果需要清潔一些比較隱蔽的角落或者臺階時,上述的清掃方式則無法滿足,使用者無法使得地刷頭清掃上述隱蔽角落或者臺階,所以一般立式吸塵器都具有另外一種工作模式,在這種工作模式下,吸塵器本體直立于地面,灰塵不是通過地刷頭上的吸口進入集塵桶,而是通過設置在吸塵器本體上的硬管和軟管進入集塵桶內,軟管和硬管相連通,軟管可以延伸,硬管上具有灰塵吸入口,這種工作模式便于清掃一些隱蔽角落或者臺階等。
立式吸塵器工作在上述兩種工作狀態時,灰塵進入集塵桶的路徑是不同的,在第一種工作狀態時,灰塵從位于地刷頭上的吸塵口進入吸塵器,而在第二種工作狀態時,灰塵從硬管的一端進入吸塵器。而為了使得吸塵器在上述兩種工作狀態下均可以正常工作,立式吸塵器一般具有換向閥,所述的換向閥用于在立式吸塵的兩種工作狀態之間轉換氣流通道,而目前的換向閥一般結構復雜,零部件數目多,維修和拆裝比較費時費力。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換向方便的吸塵器。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吸塵器,該塵器為立式吸塵器,包括吸主體部和與主體部活動鏈接的活動部,其中所述的主體部設置有地刷、第一風道和第二風道,所述第一風道鄰近地刷開有吸塵口,在第一風道的側壁上開設有一缺口,鄰近該缺口形成有容置一換向模組的收容空間,所述換向模組包括一換向塊及一彈性體,所述收容空間對應該彈性體設置有彈性體容置槽,所述彈性體安裝在所述彈性體容置槽內,所述換向塊包括呈階梯狀的底壁以及由該底壁向上延伸形成的二個橫向側壁和二個縱向側壁,其中一縱向側壁形狀及大小與第一風道的側壁上開設有一缺口相適應,另一縱向側壁上開設有導入口,在遠離吸塵口的橫向側壁上開設有一開口,所述底壁向外延伸形成一卡持塊,該卡持塊卡持所述彈性體,第一風道工作時,所述換向模組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間內,縱向側壁封堵第一風道的側壁上開設的缺口,第二風道工作時,所述換向塊部分移入所述第一風道的相應部分,該換向塊鄰近吸塵口一側的橫向側壁封堵第一風道,遠離吸塵口的橫向側壁上的開口與風道管連通形成第二風道。
還包括一風道上蓋體,該上蓋體包括一蓋覆在第一風道上方的上蓋體基部,蓋覆在第二風道上方的上蓋體輔助部以及與風道管對接的導入部。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一結構簡單的換向模組實現了立式吸塵器不但可以清潔普通的清潔部位,而且可以非常方便的清潔隱蔽或者不易清理的需要清潔的地方,方便了用戶的使用,而且結構簡單。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吸塵器的立體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吸塵器的主體部的部分立體分解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吸塵器的主體部的另一角度的部分立體分解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吸塵器的下殼體的立體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吸塵器第一風道工作時的部分立體示意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吸塵器第二風道工作時的部分立體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寧波嵐寶電器有限公司,未經寧波嵐寶電器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20210407.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便攜式心電圖儀
- 下一篇:無水沖去味衛生座便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