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鉆桿保持機構無效
| 申請號: | 200920209469.0 | 申請日: | 2009-09-1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486483U | 公開(公告)日: | 2010-05-26 |
| 發明(設計)人: | 張國柱;朱亞萍;黃敏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工程機械廠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21B17/10 | 分類號: | E21B17/10 |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協和誠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 31216 | 代理人: | 張恒康 |
| 地址: | 200072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鉆桿 保持 機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鉆桿,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鉆桿保持機構。
背景技術
由于城市建設深基礎開挖和堤壩防滲墻施工廣泛采用先進的SMW工法,即使用多軸式地下連續墻鉆機進行連續鉆掘,并將土和水泥漿在原位置混合攪拌建造地下擋土防水墻。
在現有技術中,為保證多軸式地下連續地下墻鉆機的鉆桿穩定性、確保鉆桿間相對位置和鉆桿導向作用,采用在鉆桿上安裝一組保持架和中間支撐架等方法以滿足鉆掘需要。隨著地下連續墻施工深度的增加,通常采用增加鉆桿長度或加接鉆桿的方法。這樣,就必須在鉆桿上增加保持架的數量,以提高鉆桿的工作穩定性和確保其導向作用。但是保持架隨鉆桿向下運動時,就會出現與中間支撐架發生碰撞的問題,因此無法滿足超深基礎地下連續墻施工要求,大大降低了施工的作業效率。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根據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穩定、導向性能優異,且滿足超深基礎地下連續墻施工要求的鉆桿保持機構。
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鉆桿保持機構,包括鉆桿1、保持架2和中間支撐架3,鉆桿1的外圓表面有環形凹槽11,保持架2包括兩個對稱的架體21組成,它們通過螺栓固定連接并借助于固定安裝于鉆桿1的環形凹槽11固定夾持于鉆桿1上;中間支撐架3包括支撐架體前部32和支撐架體后部33,它們相對固定并在其中間形成導向孔槽31,鉆桿1置于中間支撐架3的導向孔槽31內,中間支撐架3的另一端通過導向板35安裝在樁架的導向立柱上;所述的保持架2隨鉆桿1上下運動時能通過中間支撐架3的導向孔槽31。
本實用新型可以是,保持架2的架體21的兩端各為矩形板部22,中間為一個或一個以上的半圓形筒體部23和位于半圓形筒體部23之間的連板部24,半圓形筒體部23的孔內各自安裝有襯套25;半圓形筒體部23之間的中心距離與鉆桿1之間的中心距離保持一致;半圓形筒體部23的外徑D1應小于或等于鉆桿1的外徑尺寸。
本實用新型還可以是,保持架2有2-4組,沿鉆桿1的軸向方向布置。
本實用新型還可以是,中間支撐架3的支撐架體前部32通過螺栓與支撐架體后部33固定連接,所述支撐架體后部33一端還焊接有筋板34,所述導向板35安裝在所述固定筋板34的自由端上。
本實用新型還可以是,支撐架體前部32和支撐架體后部33均分別包括半圓筒體部311、導套312、連接板部313和側板部315,所述半圓筒體部311和導套312的數量與半圓筒體311相當,所述導套312固定安裝在半圓筒體部311內;半圓筒體部311之間的中心距離與鉆桿1之間的中心距離保持一致;導套312的內徑D2應大于或等于鉆桿1的外徑尺寸;連接板部313及側板部315之間的內擋距離B2應分別大于連板部24及矩形板部22之間的外檔尺寸B1。
本實用新型鉆桿保持機構,通過沿鉆桿的軸向方向在其外徑的環形凹槽處布置2-4組保持架,隨著連續墻鉆機鉆掘深度的增加,該保持架隨鉆桿上下運動時能順利通過中間支撐架的導向孔槽,滿足超深基礎地下連續墻施工要求,有效提高了施工作業效率。同時,能充分保證鉆機的工作穩定性和鉆桿的導向性能。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圖1為本實用新型鉆桿保持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A-A向剖視圖;
圖3為圖1的B-B向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工程機械廠有限公司,未經上海工程機械廠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20209469.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