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具有發(fā)光功能的容器與底座組合及其容器無效
| 申請?zhí)枺?/td> | 200920205874.5 | 申請日: | 2009-10-2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542266U | 公開(公告)日: | 2010-08-11 |
| 發(fā)明(設計)人: | 劉益全 | 申請(專利權)人: | 劉益全 |
| 主分類號: | A47G19/22 | 分類號: | A47G19/22;B44C5/00;B65D25/00;F21L4/00;F21V23/00;H02J7/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博銳專利事務所 44275 | 代理人: | 張明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具有 發(fā)光 功能 容器 底座 組合 及其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具有發(fā)光功能的容器與底座組合及其容器。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充電系統(tǒng)一般包括充電電路、連接儲能裝置的輸出、以及接插電源插座并作為輸入的插頭。也即現有充電系統(tǒng)一般采用接觸式充電方式。
上述充電系統(tǒng)的充電方式一般產生多個缺點,一是作為插頭的充電電極和作為輸出的供電電極裸露在外,這些電極會因重復插拔操作而引起機械磨損,導致接觸機械松動或是電接觸不良,影響電路正常功能。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人們研發(fā)出利用感應線圈原理進行非接觸式充電的充電系統(tǒng)。如2009年4月8日公開的中國實用新型專利第200820006130.6號所描述的非接觸式充電裝置,所述非接觸式充電裝置包含:一便攜充電器以及一套體,該便攜充電器設有電源儲存單元、主動線圈以及遮蔽件,該主動線圈與電源儲存單元相連接,該遮蔽件設于主動線圈上,其遮蔽件并設有一開口得以使主動線圈暴露,而該套體設有復數片體,而各片體并圍設成一容置空間以供容設被充物,且其中一片體內并設有感應線圈,該感應線圈并與該被充物內的電源供應單元連接,其中該感應線圈受到主動線圈的電磁感應而產生感應電流,并將該感應電流傳送至電源供應單元,并對其充電,達到便攜充電器與被充物之間不需接觸就可達到充電的效果。
非接觸式充電的充電系統(tǒng)具有較大的發(fā)展?jié)摿Γ虼耍斜匾獙ζ溥M行進一步研究以具體化和擴大其實際應用,并提高諸如充電效果等性能。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主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非接觸式供電并提高電能利用效率、結構緊湊的具有發(fā)光功能的容器與底座組合及其容器。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一個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具有發(fā)光功能的容器與底座組合,包括:充電底座,所述充電底座包括插頭、與所述插頭連接的底座電路,所述充電底座還包括與所述底座電路連接的第一線圈;位于所述充電底座第一線圈一側的容器,包括依次電連接的第二線圈、容器電路以及發(fā)光體,并且包括連接所述容器電路的可充電電池;其中,所述第一線圈與第二線圈之間平行設置,并且不在同一線圈平面。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另一個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容器,包括依次電連接的線圈、容器電路以及發(fā)光體,并且包括連接所述容器電路的可充電電池;其中,所述線圈與具有發(fā)光功能的容器與底座組合充電底座內的線圈之間平行設置,并且不在同一線圈平面。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將非接觸式供電技術與具有發(fā)光功能的容器與底座組合技術結合起來,并且使充電底座與容器的第一線圈與第二線圈之間平行設置,而且不在同一線圈平面,這樣是專門針對具有發(fā)光功能的容器與底座組合供電量小的特點而設計,使充電底座內的第一線圈產生的交變磁場能有效被容器內的第二線圈感應到,提高電能利用效率,并使得具有發(fā)光功能的容器與底座組合的結構緊湊,非接觸式供電技術的設計還使得用電安全方便,無電極暴露在外而導致的器件磨損、生銹問題。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具有發(fā)光功能的容器與底座組合的立體分解示意圖;
圖2是圖1中具有發(fā)光功能的容器與底座組合的截面示意圖;
圖3是圖1中包括外罩的容器的立體示意圖;
圖4是圖1中容器的立體示意圖;
圖5是圖4中容器的截面示意圖;
圖6是圖1中充電底座的立體示意圖;
圖7是圖6中充電底座的側面示意圖;
圖8是圖1中容器電路的電路圖;
圖9是圖1中底座電路的電路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一起參閱圖1和圖2,本實用新型具有發(fā)光功能的容器與底座組合實施例包括:
充電底座100,所述充電底座100包括插頭110、與所述插頭110連接的底座電路120,所述充電底座100還包括與所述底座電路120連接的第一線圈130;
位于所述充電底座100第一線圈130一側的容器200,包括依次電連接的第二線圈210、容器電路220以及發(fā)光體230,并且包括連接所述容器電路220的可充電電池240;
其中,所述第一線圈130與第二線圈210之間平行設置,并且不在同一線圈平面。
使用時,所述充電底座100的插頭110插置于插座中通電,第一線圈130產生交變磁場。將所述容器200具有第二線圈210的一側放置于所述充電底座100具有第一線圈130的表面,第二線圈210感應到第一線圈130的交變磁場,產生直流電給所述可充電電池240充電。所述可充電電池240充電通過所述容器電路220給所述發(fā)光體230比如LED供電,使其發(fā)光。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劉益全,未經劉益全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20205874.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