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在吹風口設有擋板的不銹鋼帶光亮退火爐無效
| 申請號: | 200920201180.4 | 申請日: | 2009-11-2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525865U | 公開(公告)日: | 2010-07-14 |
| 發明(設計)人: | 丁海濤 | 申請(專利權)人: | 丁海濤 |
| 主分類號: | C21D1/26 | 分類號: | C21D1/26;C21D9/5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15511 浙江省奉化***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風口 設有 擋板 不銹鋼 光亮 退火爐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不銹鋼帶冷軋加工后的氣氛保護光亮退火爐,尤其指一種在吹風口設有擋板的不銹鋼帶光亮退火爐。
背景技術
不銹鋼帶由鋼坯經多道滾軋加工后,都會產生表面硬化現象,且表面顏色灰暗,無法直接制造產品。為此,冷軋后或須繼續冷軋的不銹鋼帶都需經退火并保持光亮,才能滿足繼續軋制或生產不銹鋼制品用戶的使用要求。由于不同成份的不銹鋼帶退火工藝各不相同,其退火方式及速度也不同。例如比較常用的304奧氏體不銹鋼帶是加熱至1050~1200℃的區域,然后以較快的冷卻速率出爐。為防止鋼帶在高溫加熱時表面氧化,爐內一直通以保護氣體——通常都是以氫氣作隔離氣體。本申請人申請的并已被國家知識產權局于2007年12月26日授權公告的專利號為ZL200720066257.2、名稱為“一種光亮退火爐的風冷裝置”的實用新型技術,它比早期的風冷裝置有了較大的改進,風冷效果更好。但在實際應用中,本專利申請人又發現該產品由于吸風口和吹風口設于鋼帶通道的上表面,風冷時不銹鋼帶上、下表面的冷卻速率不一致,由此造成成品的不銹鋼帶上、下表面硬度和光亮度有所差異,這種現象在寬幅不銹鋼帶退火過程中尤為明顯。前不久本申請人又在上述基礎上加以改進,又設計了一種申請號為200920142259.1吹風口設在不銹鋼帶通道進料口兩側的風冷裝置的光亮退火爐,但吹冷風效果還存在不夠理想的狀況,因此繼續對吹風口的結構形態及吹風方式進行改進是很有必要的。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由于現有的不銹鋼帶光亮退火爐的吹風口結構形態及吹風的冷卻效果還不夠理想,因此對吹風口結構形態進行改造,使吹風時間相對延長,吹風效果得到提升,同時達到節能降耗的目的。
本實用新型解決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在吹風口設有擋板的不銹鋼帶光亮退火爐包括密封的不銹鋼帶通道,所述不銹鋼帶通道上方設有互相連接的離心通風機和熱交換器;所述離心通風機的一端設有輸入保護氣體的氣泵,所述氣泵出口經控制流量計后連接氣管通入所述不銹鋼帶通道出料段內腔,所述離心通風機的出風口即上下風道的進風口經所述熱交換器通道后設于所述不銹鋼帶通道出料段內腔的上下兩側邊;所述離心通風機的吸風口設于所述不銹鋼帶通道進料段內腔的兩側邊。
所述上下風道吹風口呈狹長形,沿不銹鋼帶通道運行方向并與通道軸線垂直連續間隔設置,所述吹風口兩邊設有擋板而使吹風口區域的空間橫截面呈三角形或半圓形。
本實用新型在吹風口設有擋板的不銹鋼帶光亮退火爐,所述離心通風機吸風口從所述不銹鋼帶通道進料段內腔兩側邊吸取微熱氣體,經熱交換器冷卻后從所述不銹鋼帶通道出料段的兩側邊吹出;由于冷風是從出料段的兩側邊吹入所述不銹鋼帶通道內腔,因此會使不銹鋼帶的上下表面冷卻速率一致、不銹鋼帶成品的上下表面硬度和光亮度也相同。同時為了延長冷空氣在通道中的滯留時間,在上下風道的吹風口兩側設置擋板,使吹風口區域的空間橫截面呈三角形或半圓形(見圖2),以取代原來的平滑過渡的吹風口,冷風在吹出后的氣流受兩邊擋板的阻隔而形成湍流,不會一下子被吸風口吸走,也就是相對延長了冷卻時間,這對節約風機動力能源及降低保護氣體損耗量都有著顯著作用,有利于節能降耗。本產品還具有節能高效和熱處理質量佳等優點,可廣泛應用于冷軋加工后的不銹鋼帶光亮退火處理。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風道內腔上下風道的吹風口區域的放大示意圖;
圖中各部名稱及標記:1.出料口、2.流量計、3.離心通風機、4.進風口、5.冷熱交換器、6.氣體管、7.進料口、8.吸風口、9.下側風道、10.上側風道、11.氣泵、12.吹風口、13.擋板。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和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在吹風口設有擋板的不銹鋼帶光亮退火爐,包括密封的不銹鋼帶通道,在不銹鋼帶通道兩端進料口7和出料口1均設有連接法蘭,不銹鋼帶通道上方設有離心通風機3和熱交換器5;離心通風機3的吸風口8設于不銹鋼帶通道的進料段內腔,進料段中帶有熱量的空氣在離心通風機3的吸引下先進入冷熱交換器5冷卻后再被離心通風機3送至上下側風道10/9的冷風出口即進風口4,然后經上下側風道10/9分配后從吹風口12吹出。在離心通風機3的一端還設有氣泵11,氣泵11將進料段內腔中的保護氣體吸入并經流量計2控制從貯氣筒得到補充后也被離心通風機3送入不銹鋼帶通道中。
下面繼續結合附圖,簡述本實用新型產品的工作原理。如圖1和圖2所示,由加熱爐膽出來的待冷卻不銹鋼帶從進料口7進入不銹鋼帶通道,經冷空氣冷卻和保護氣氛的隔離下,從出料口1出來后即為光亮的退火后的成品。風冷時,開動離心通風機3,吸風口8從不銹鋼帶通道進料段內腔中吸取微熱氣體,經熱交換器5冷卻后的冷空氣和保護氣體一并被送至不銹鋼帶通道兩側的進風口4,然后從上下風道10/9的吹風口12吹出,使從加熱爐膽出來的高溫不銹鋼帶得到快速冷卻。冷風是從不銹鋼帶通道出料段內腔兩側的進風口4進入從上下側風道10/9出來,并從冷空氣的吹風口12吹出,由于吹風口12兩側設有擋板13,使吹風口12區域的空間橫截面呈三角形或半圓形(見圖2),冷風在吹出后的氣流受兩邊擋板13的阻隔而形成湍流,不會一下子被吸風口8吸走,也就是相對延長了冷卻時間,這對節約風機動力能源及降低保護氣體損耗都有著顯著的作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丁海濤,未經丁海濤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20201180.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