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新型平面形活動外遮陽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0920199640.4 | 申請日: | 2009-11-0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554168U | 公開(公告)日: | 2010-08-18 |
| 發明(設計)人: | 曾憲純;施海仙;陳安軍;宗麗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省建筑科學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4F10/00 | 分類號: | E04F10/00 |
| 代理公司: | 浙江翔隆專利事務所 33206 | 代理人: | 張建青 |
| 地址: | 310012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新型 平面 活動 遮陽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遮陽裝置,具體地說是一種安裝在新建或已有建筑物門窗室外側的活動外遮陽裝置。
背景技術
建筑節能在我國建設節約型社會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是國家“十一五”規劃中的重大任務。在有效降低建筑物能耗的各種途徑中,對門窗應用活動外遮陽產品對建筑節能有著事半功倍的作用。特別在我國南方地區,夏熱冬冷,活動外遮陽產品的使用對節能效果會更加突出。目前,我國各地建筑物的門窗極少采用外遮陽,如有采用也僅在節能示范項目和個別高檔公共建筑中應用,主要原因是缺乏節能效果好且適宜大范圍推廣的中低價格的外遮陽產品。現有的活動外遮陽產品存在以下問題:1)造價高,每平方米造價在人民幣1000元以上,成為在我國廣泛應用的阻力;2)現有活動外遮陽產品的結構和安裝難以適合于我國大量已有建筑外窗戶上使用;3)現有活動外遮陽產品固定在外窗上,其百葉簾片只能在垂直平面上下卷動,為遮擋陽光,百葉簾片需下降至底部,造成外遮陽產品和外窗之間的空間不通風,該空間內的溫度很高,使得外窗的熱傳導能耗仍然較高,節能效果受限。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種制造和安裝方便、在遮陽的同時起到通風作用的活動外遮陽裝置,以提高節能效果,適應在我國已有建筑外門窗上使用,降低制造成本。
為此,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術方案:新型平面形活動外遮陽裝置,包括遮陽扇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遮陽扇框由固定遮陽扇框和可轉動遮陽扇框組成,可轉動遮陽扇框的上部通過一轉軸連接在固定遮陽扇框的下部,所述的遮陽扇框內裝有百葉簾,遮陽扇框兩側的內壁設有對百葉簾起導向作用的導軌,可轉動遮陽扇框的下部裝有可折撐桿。本實用新型將固定遮陽扇框直接安裝在已有門窗的洞口內,省掉了外框。使用時,可根據室內的溫度和室外的陽光強度和照射方向,向外推可轉動遮陽扇框至合適的撐開角度(一般在0-30度),可折撐桿被打開,可轉動遮陽扇框開啟后由可折撐桿固定。當可轉動遮陽扇框開啟時,在遮陽的同時起到了通風的作用,使遮陽扇框和外門窗之間的空間通風,該空間內的溫度基本接近于室外氣溫,降低了熱傳導能耗,提高了節能效果。百葉簾的簾片可以手動調整角度及不同程度的卷起或降下,導軌防止簾片脫離遮陽扇框。
作為對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完善和補充,本實用新型采取以下技術措施:
上述的新型平面形活動外遮陽裝置,百葉簾中的簾片呈上下排列,每個簾片兩端各連接一能沿導軌上下滑動的導向扣,導向扣的另一端置于導軌中,所有簾片的中部通過牽引繩連成一體,通過牽引繩的操作來實現簾片的卷起或降下;所有簾片的兩側通過梯繩連成一體,梯繩與一安裝在百葉簾邊框上的旋鈕連接,通過旋鈕的旋轉來實現簾片的轉動。
上述的新型平面形活動外遮陽裝置,百葉簾中的簾片呈水平排列,上下卷動。每個簾片的兩端部均置于導軌中,所有的簾片通過鋼絲繩連成一體,通過鋼絲繩的操作來實現簾片的卷起或降下,固定遮陽扇框與可轉動遮陽扇框的連接處設有固定在導軌上的鋼絲繩換向螺栓,鋼絲繩穿過鋼絲繩換向螺栓。
本實用新型的百葉簾卷起范圍僅限可轉動遮陽扇框部分,固定遮陽扇框內的百葉簾一直處于降下的狀態,但可以轉動葉片角度。
上述的新型平面形活動外遮陽裝置,百葉簾的底部裝有百葉壓重桿,增加百葉簾的重量,保證百葉簾工作時的穩定性。
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過調節可轉動遮陽扇框的支撐角(即傾斜角)的角度,在遮陽的同時也起到了通風的作用,降低了熱傳導能耗,提高了節能效果;適合于安裝在大量新建和已有建筑的外門窗上;本實用新型的遮陽扇框無外框,且大多數部件為通用件,維修安裝方便,制造成本低。
下面結合說明書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安裝后的A-A向視圖。
圖3為圖2的局部放大圖。
圖4為圖3中B-B向的一種結構示意圖。
圖5為圖3中B-B向的另一種結構示意圖。
圖6為圖3中C-C向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省建筑科學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浙江省建筑科學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20199640.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室內外墻壁裝飾預制套件
- 下一篇:一種用于鄰井平行間距隨鉆電磁探測的計算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