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太陽能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0920197785.0 | 申請日: | 2009-09-3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512458U | 公開(公告)日: | 2010-06-23 |
| 發明(設計)人: | 吳東雷;鄧冶;楊治中;羅彥章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大學;浙江浙大水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9/14 | 分類號: | C02F9/14;H02N6/00;C02F3/30 |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張法高 |
| 地址: | 310027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太陽能 農村 生活 污水處理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水處理裝置,尤其涉及一種太陽能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裝置。
背景技術
農村生活污水是量大面廣的一類污水,近年來,隨著我國鄉鎮、農村的發展和廣大農村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農村生活污水的排放量不斷增加,使得農村面源污染日益加重,呈現出污染從城市向農村轉移的態勢。
現有農村分散式生活污水處理的方法中,主要以無動力厭氧生物處理、土地處理、人工濕地等工藝為主。這一系列方法大多存在著停留時間長、冬季處理效果差、廢水中氮磷的去除效果不佳的特點。因此,現有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技術的不足、氮磷的大量排放是導致國內目前水體富營養嚴重的直接誘因。
針對現有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擬開發以太陽能為能源的兼氧、好氧生物處理系統以及污泥回流系統。該系統以厭氧水解對生活污水進行初步處理,在折流板厭氧反應器中設置填料以持留高活性厭氧污泥;以兼氧+好氧作為核心處理單元,對氮磷進行深度處理;沉淀后污泥由蓄電池提供能量,采用污泥回流泵進行污泥回流,以使反應器污泥持留并確保出水水質穩定達標排放。這種新型的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技術,不僅可以利用太陽能為能量進行微動力曝氣和污泥回流,而且可以有效地去除污水中氮磷等污染物。試驗證明,據此開發的新技術對農村生活污水具有良好的處理效果。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在于克服現有的不足,提供一種經濟、實用、處理效果好的太陽能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裝置。
太陽能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裝置包括厭氧池、兼氧池、好氧池、二沉池、太陽能電板、蓄電池、回流泵、曝氣機、進水口、出水口、曝氣管、折流板、排泥管、污泥回流管、中心管、反射板、二沉池進水管,沉泥斗、填料,裝置本體內設置厭氧池、兼氧池、好氧池、二沉池,裝置本體分隔成前后兩部分,后面部分為厭氧池,前面部分為依次設置的兼氧池、好氧池、二沉池,厭氧池與兼氧池之間以及兼氧池與好氧池之間通過池壁開口連接,好氧池通過二沉池進水管連接二沉池的中心管,厭氧池內設有進水口、折流板,厭氧池、兼氧池和好氧池內分別掛有填料,在兼氧池和好氧池底部分別設有曝氣管,兼氧池的曝氣管下設有污泥回流管,二沉池為豎流式沉淀池,二沉池底部設有沉泥斗,沉泥斗里設有排泥管,二沉池中心設有中心管,中心管的下方設有反射板,沉泥斗中的排泥管與回流泵連接,回流泵連接污泥回流管;太陽能電板與蓄電池連接,蓄電池再分別連接鼓風機和回流泵,鼓風機與曝氣管連接,二沉池設有出水口。
所述的厭氧池與兼氧池、好氧池、二沉池的體積比為12~14∶2~4∶4~6∶1~3,厭氧池、兼氧池、好氧池和二沉池的高均為3.5~4.5m,其有效水深均為3.0~4.0m。所述的折流板的高度與厭氧池液位高度相等,折流板開孔方式為上下交替開孔,使水流以上下折流形式流動,開孔孔徑為0.3~0.5m。所述的填料為彈性填料。所述的太陽能電板為太陽能光伏板。所述的蓄電池為太陽能專用鉛酸蓄電池。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在于:①通過太陽能發電與兼氧+好氧生物處理技術相結合,使太陽能成為污水處理曝氣系統的最初能量來源,節省運行費用和能源。②通過太陽能發電與污泥回流系統相結合,使太陽能成為污水回流系統系統的最初能量來源,節省運行費用和能源。③該裝置將污水厭氧生物處理池、兼氧+好氧生物處理池、二沉池共壁建設,節省占地。④該裝置設有污水厭氧生物處理池和兼氧+好氧生物處理池,可有效去除廢水中氮磷,提高污水處理程度。
附圖說明
圖1為本污水處理裝置的平面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污水處理裝置前部剖面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大學;浙江浙大水業有限公司,未經浙江大學;浙江浙大水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2019778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