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內置電容限位器有效
| 申請號: | 200920190403.1 | 申請日: | 2009-07-2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490834U | 公開(公告)日: | 2010-05-26 |
| 發明(設計)人: | 孫旭東;武中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杭州威仕達機電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K7/10 | 分類號: | H02K7/10 |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徐關壽 |
| 地址: | 310030 浙江省杭州市西***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內置 電容 限位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容限位器,具體是一種用于管狀電機特別是短管狀電機的內置電容限位器。
背景技術
短管狀電機負載重量較小,本身重量相較于正常電機輕,易攜帶,比較容易推廣,其管狀電機的馬達、減速箱部分的長度均與正常電機一致,但控制電機正、反轉的限位器不同,短管狀電機的限位器要求更小的體積。
市售管狀電機電容的裝配模式為放置于馬達與限位器之間的空隙,即電容與馬達、限位器為脫離狀態,三者之間用電源線相連,并排于鋼管內部,無從屬關系,此類裝配模式對于控制簡單的標準限位器來說,在空間上存在一定的浪費。
目前部分短管狀電機限位器以記數形式進行運行控制,限位器內部以齒輪傳動來實現行程的控制,限位調節方便。但此類限位器加工精度要求非常高,齒輪最大外徑不超過10mm,且均為鑄塑件,除加工精度要求高之外,此類計數限位器在裝配上亦有很高要求,因所有零部件均為不超10mm微小零件。因此,具有價格和技術瓶頸,難以真正推廣應用。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重新對管狀電機內部空間進行設計,將電容置于支架和支撐體內,節約了空間。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內置電容限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內置電容限位器主要由支架、電容和支撐體組成,支架安裝于支撐體之上,電容設置于支架及支撐體內。
所述的支架頂部呈半開放式,實現對電容的夾持。
優化地,所述的支架頂部可呈圓弧狀,圓弧直徑與電容直徑配合。
所述的支撐體頂部設有安裝電容的圓槽,支撐體底部設有放置外引線的直槽。
在本技術方案中因整個傳動系統的空間限制,可定制細長型的電容,以節約空間。
本實用新型限位器的基本原理及安裝方式與現有技術相同,通過更改電容的放置位置,將其置于限位器內,既減小了整個電機的內部空間,又增加了此款限位器在零件上的通用性能。
附圖說明
圖1:內置電容限位器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內置電容限位器支架結構示意圖
圖3:內置電容限位器支撐體結構示意圖
其中:支架10,支架上部11,支架底部12,電容20,電容上部21,電容下部22,支撐體30,圓槽31,直槽32。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描述。
如圖1、圖2、圖3所示,內置電容限位器主要由支架10、電容20和支撐體30組成,支架10安裝于支撐體30之上,電容20設置于支架10及支撐體30內。
支架頂部11呈圓弧狀半開放設計,圓弧直徑與電容20直徑略大,實現對電容上部21的夾持,限制電容20在運輸或震動過程晃動范圍,起到保護電容20的作用。
支撐體頂部鏤空設計一容納電容20的圓槽31,深度約為5mm,電容底部22與圓槽31配合安裝,起到固定電容20的作用;支撐體30底部穿外引線處設有放置外引線的直槽32,用于放置外引線。
通過以上部件配以其他正常限位器配件如絲桿、絲桿螺母、齒條、小白輪、撞塊、限位開關、墊片及彈簧等,實現限位器功能,其中,支架10與支撐體30之間的連接固定方式可與其它標準支架一致,可以根據不同支撐體的外形進行選擇,增加了產品的通用性。
應當指出的是,本實用新型不僅僅局限于上述實施例,任何普通技術人員作出的簡單變形均應認為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杭州威仕達機電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杭州威仕達機電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20190403.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