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帶密封腔的輪轂電機傳動機構有效
| 申請號: | 200920190164.X | 申請日: | 2009-07-2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478932U | 公開(公告)日: | 2010-05-19 |
| 發明(設計)人: | 鮑文光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新大洋機電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K7/116 | 分類號: | H02K7/116;H02K5/04 |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王官明 |
| 地址: | 276300 山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密封 輪轂 電機 傳動 機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電機傳動機構,特別是涉及帶密封腔的輪轂電機傳動機構,屬于電機領域。
背景技術
電動車使用靈活,適用性廣,可在大街小巷、鄉村道路上騎車;不用人力蹬車,速度快,省力、省時;與摩托車比較能耗省,無污染;加上外形比較美觀,尤其適合婦女使用,所以近年來得到較快發展。電機是電動車的關鍵部件,電機的好壞直接影響電動車爬坡能力和續行里程等因素。電動車配套的是輪轂電機,輪轂電機的結構主要包括定子組件和轉子組件以及傳動機構。現有輪轂電機系列的傳動機構主要由內齒圈、離合器以及行星齒輪組成,該類電機的傳動機構存在以下缺點:一是內齒圈壓在輪轂上,由于加工問題造成內齒圈位同心度得不到保證;二是離合器處于自由狀態,三根行星齒輪軸和主軸的同心度難以保證;三是三個行星齒輪和內齒圈嚙合時的潤滑狀態得不到保證,從而造成電機噪聲大。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克服已有技術存在的缺點,提供一種電機右端蓋與離合器之間有定位裝置,在行星齒輪與內齒圈的嚙合面兩側有油封件,使內齒圈與主軸和行星齒輪軸與主軸之間同心度得到保證,行星齒輪和內齒圈的潤滑性能好,電機噪音小的帶密封腔的輪轂電機傳動機構。
本實用新型帶密封腔的輪轂電機傳動機構的技術方案是:包括電機主軸、電機右端蓋、離合器、軸承座、內齒圈、行星齒輪和齒輪密封腔,所述的電機右端蓋內安裝軸承座、離合器和內齒圈,軸承座中安裝轉動軸承,轉動軸承與主軸相配合,內齒圈與行星齒輪相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齒輪密封腔包括內齒圈與行星齒輪的兩側安裝左蓋板和右蓋板,所述的電機右端蓋與離合器之間安裝定位軸承。
本實用新型帶密封腔的輪轂電機傳動機構,與已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特點:在內齒圈與行星齒輪的兩側安裝左蓋板和右蓋板,組成有效的密封腔,使三只行星齒輪和內齒圈嚙合面的潤滑得到保證;并且在電機右端蓋與離合器之間安裝了定位軸承,使離合器在運行中得到了有效定位,保證了離合器與主軸之間和行星齒輪軸與主軸之間的同心度。電機主軸的轉動,帶動離合器轉動,再通過行星齒輪減速,傳遞給內齒圈,由于內齒圈安裝在電機右端蓋上,從而傳遞給電機右端蓋,通過螺釘將右端蓋和輪轂連接,帶動輪轂運動。
本實用新型帶密封腔的輪轂電機傳動機構,其所述的左蓋板有油封。有了油封使密封腔與主軸之間在運行中避免漏油。其所述的電機右端蓋上制有止口,止口與輪轂相配合。使電機右端蓋與輪轂之間起到很好的定位作用。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帶密封腔的輪轂電機傳動機構剖視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帶密封腔的輪轂電機傳動機構行星齒輪與內齒圈相配合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電機右端蓋與定位軸承和轉動軸承相配合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帶密封腔的輪轂電機傳動機構,如圖1-圖3所示,包括電機主軸14、電機右端蓋5、離合器9、軸承座10、內齒圈3、行星齒輪13和齒輪密封腔,所述的電機右端蓋5內安裝軸承座10、離合器9和內齒圈3,軸承座10中安裝轉動軸承8,轉動軸承8與主軸14相配合,內齒圈3與行星齒輪13相配合,行星齒輪13中有行星齒輪軸1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齒輪密封腔包括內齒圈3與行星齒輪13的兩側安裝左蓋板2和右蓋板4,所述的電機右端蓋5與離合器9之間安裝定位軸承6。在內齒圈3與行星齒輪13的兩側安裝左蓋板2和右蓋板4,組成有效的密封腔,使三只行星齒輪13和內齒圈3嚙合面的潤滑得到保證;并且在電機右端蓋5與離合器9之間安裝了定位軸承8,使離合器9在運行中得到了有效定位,保證了離合器9與主軸14之間和行星齒輪軸12與主軸14之間的同心度。電機主軸14的轉動,帶動離合器9轉動,再通過行星齒輪13減速,傳遞給內齒圈3,由于內齒圈3安裝在電機右端蓋5上,從而傳遞給電機右端蓋5,通過螺釘將電機右端蓋5和輪轂連接,帶動輪轂運動。其所述的左蓋板2有油封1。有了油封1使密封腔與主軸14之間在運行中避免漏油。其所述的電機右端蓋5上制有止口51,止口51與輪轂相配合。使電機右端蓋5與輪轂之間起到很好的定位作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新大洋機電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山東新大洋機電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20190164.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