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工藝品木牛流馬無效
| 申請號: | 200920189205.3 | 申請日: | 2009-09-2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500446U | 公開(公告)日: | 2010-06-09 |
| 發明(設計)人: | 吳丁伍 | 申請(專利權)人: | 吳丁伍 |
| 主分類號: | A63G19/00 | 分類號: | A63G19/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15602 浙江省***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工藝品 木牛流馬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在戰國時期的古代戰爭物資運輸工具。
背景技術
在戰國時期,諸葛亮為了戰爭需要制造了一種木制的物資運輸工具,取名“木牛流馬”,但是該工具在經過幾千年漫長的歷史過程中已經失傳,直到現在只能見到相關的簡略文字記載,且沒有相關的圖形和結構圖案。
在經過中央電視臺十套對該項技術結構并且向全社會征求相關技術的節目播放后,我們根據歷史文字記載以及電視節目介紹,經過深入地探索研究后,完整地實現并且復原了歷史上的木牛流馬。
為了更好地使得現代人們對優秀的古代文化有一個全面的認識,本實用新型將以微型的模型工藝品以及1∶1的展示品面向社會。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現有的物資運輸工具的缺點,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新型的依靠人力且能運輸大量物資的木牛流馬。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采取的措施:
一種工藝品木牛流馬,包括頭部、前身、后身和杠桿,所述頭部、前身和后身依次連接;所述杠桿的一端與頭部的連接,杠桿的中部與前腿連接,所述前腿分別與頭部和前身連接,且前腿、連桿、連桿、連桿和后腿依次相連;
所述前身和后身用軸連接;
所述杠桿與頭部用連桿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使用簡單,成本低,且僅依靠人力能運輸大量物資,最適用于現代輪式運輸工具所不能通過的山間小道和臺階式路線上使用。
附圖說明
圖1,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工藝品木牛流馬,包括頭部1、前身2、后身3和杠桿4,所述頭部1、前身2和后身3依次連接;所述杠桿4的一端與頭部1的連接,杠桿4的中部與前腿8連接,所述前腿8分別與頭部1和前身2連接,且前腿8、連桿5、連桿9、連桿10和后腿7依次相連;所述前身2和后身3用軸6連接;所述杠桿4與頭部1用連桿11連接。本實用新型為了完成道路的轉向動作,分頭部1、前身2、后身3三部分,并在前身和后身相交處以軸相連,從而獲得轉向行走的效果。由人力在杠桿4尾部的作功,在杠桿4與前腿8連接的支點作用下,杠桿4與連桿11一端的連接點經過連桿11的另一端與頭部1的連接點之間進行力的傳遞,頭部1以頭部1與前身2的連接點為圓心進行弧線擺動,且前腿8以前腿8與前身2的連接點為圓心與頭部進行弧線同步擺動,同時后腿7又經過連桿10、連桿9、連桿5在前腿8的帶動下,以后腿7與后身3的連接點為圓心進行弧線擺動,并且在人力在杠桿4尾部的重復作功下,完成整個行進動作。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使用簡單,成本低,且僅依靠人力能運輸大量物資,最適用于現代輪式運輸工具所不能通過的山間小道和臺階式路線上使用。
本領域內普通的技術人員的簡單更改和替換都是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吳丁伍,未經吳丁伍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20189205.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