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醫療CT機用鋼絲滾道式回轉支承有效
| 申請號: | 200920187941.5 | 申請日: | 2009-09-3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492430U | 公開(公告)日: | 2010-06-02 |
| 發明(設計)人: | 王漢東;牛金禮;吳芳;江勇;胡闖 | 申請(專利權)人: | 馬鞍山方圓回轉支承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B6/03 | 分類號: | A61B6/03 |
| 代理公司: | 馬鞍山市金橋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34111 | 代理人: | 奚志鵬 |
| 地址: | 243052 安徽***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醫療 ct 鋼絲 滾道 回轉 支承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回轉支承,尤其是涉及一種醫療CT機用回轉支承。
背景技術
在醫療CT機上,回轉支承主要承受的是徑向載荷,承受軸向載荷很小,當前醫療CT機上使用的是單排球式回轉支承,其噪音大,轉速小,且壽命低,國內迫切需要生產出一種回轉支承可以克服以上缺點并替代傳統的單排球式回轉支承使用在醫療CT機上。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醫療CT機用鋼絲滾道式回轉支承,不僅高轉速,低噪音,且壽命高,完全可以替代傳統的單排球式回轉支承使用在醫療CT機上。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來實現的:一種醫療CT機用鋼絲滾道式回轉支承,包括外圈、內圈、鋼球和隔離塊,在外圈內壁的中部開設半圓弧面的環形內滾道,在內圈的外圓周的中部開設半圓弧面的環形外滾道,環形內滾道與環形外滾道合成鋼球的滾道,在滾道中依次安裝鋼球和隔離塊,使內圈與外圈相互支承回轉,此外,在內圈的內壁上開設與滾道相通的油孔并安裝注油嘴,以按需向滾道注入潤滑脂,其特征是:以滾道的徑向中心線為剖分面,將外圈分成臺階式的上外圈和下外圈,將上外圈的下部制成直徑小且帶有外螺紋的圓環段,而在下外圈的上部則開設帶內螺紋的內臺階孔,該圓環段的外螺紋與內臺階孔的內螺紋對應旋配,上外圈采用螺紋連接旋入下外圈中,上、下外圈采用螺紋連接既達到密封效果又可以調節滾道軸向間隙,同時,在上外圈與下外圈的結合段上徑向鉆螺紋孔,在此螺紋孔中旋裝緊定螺栓而將上外圈與下外圈固定;以滾道的徑向中心線為基準,在內圈上的外滾道上對稱開設夾角為90°~120°的上下兩道環形內圓弧凹槽,在此上下兩道環形內圓弧凹槽中分別對應嵌裝鋼絲形成閉環鋼絲圈,鋼絲接頭焊接,并使各鋼絲的局部外凸于環形內圓弧凹槽,并在此鋼絲的外凸部上均開設環形圓弧副滾道,鋼球在副滾道上承托滾動,同樣在外圈上的內滾道上也對應開設夾角為90°~120°的上下兩道環形內圓弧凹槽,在此上下兩道環形內圓弧凹槽中分別對應嵌裝鋼絲形成鋼絲圈,鋼絲圈閉環,接頭焊接,并使各鋼絲的局部均外凸于環形內圓弧凹槽,并在此鋼絲的外凸部上均開設環形圓弧副滾道,供鋼球承托滾動,這樣,四道鋼絲圈組成了鋼球的主滾道;此外,在內圈的上安裝面即上表面和外圈的底安裝面即底面上分別圓周均布開設安裝螺孔,內圈通過安裝螺孔用螺栓與CT機主機旋轉部分連接并同步運轉,外圈通過安裝螺孔用螺栓與CT機主機外殼部分連接固定,還在外圈的內壁的上部和下部分別開設環形密封槽,并在環形密封槽中安裝密封圈。
本醫療CT機用鋼絲滾道式回轉支承采用四根鋼絲鑲嵌在內、外圈中作為滾道,鋼絲鑲嵌對接后,在鋼絲表面均車削圓弧副滾道,使滾動體:鋼球與鋼絲接觸點平整,以點接觸形式回轉,降低噪音,提高轉速,且外圈為分體結構,裝配及維修都很方便,該結構運轉平穩,承載能力適中,應用到醫療CT機上可以實現高轉速、低噪音的目的。
本實用新型所提出的醫療CT機用鋼絲滾道式回轉支承,結構合理,使用方便可靠,運轉平穩,承載能力適中,應用到醫療CT機上可實現高轉速、低噪音的目的。
現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所提出的醫療CT機用鋼絲滾道式回轉支承作進一步說明。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所提出的醫療CT機用鋼絲滾道式回轉支承的主剖視示意圖。
圖1中:1、下外圈??2、上外圈??3、鋼絲??4、鋼球??5、隔離塊??6、內圈??7、注油嘴??8、密封圈??9、緊定螺栓??10、外圈
具體實施方法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馬鞍山方圓回轉支承股份有限公司,未經馬鞍山方圓回轉支承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20187941.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嬰幼兒胸腹透視輔助架
- 下一篇:一種拖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