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手持式乳化液鉆機的控制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0920187600.8 | 申請日: | 2009-09-1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502378U | 公開(公告)日: | 2010-06-09 |
| 發明(設計)人: | 張開朝;張孟和;梁繼成 | 申請(專利權)人: | 合肥航天液壓機械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21C37/22 | 分類號: | E21C37/22;E21B44/00 |
| 代理公司: | 合肥誠興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4109 | 代理人: | 湯茂盛 |
| 地址: | 230088 安徽省合肥市***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手持 乳化 鉆機 控制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手持式乳化液鉆機,尤其是其手持部件部位設置的乳化液的控制裝置。
背景技術
乳化液鉆機在煤礦等相關領域得以廣泛的應用,是因為作為動力源的介質采用了乳化液,采用這種動力介質可以切實提高和改善諸如煤礦等特定環境下的開采作業時的安全生產。
現有的乳化液鉆機通常采用手持式的結構,這種結構的乳化液鉆機具有操作、攜帶方便的基本特點。其基本結構是將乳化液馬達亦即乳化液馬達3固定安裝在連接板1上,如圖1所示,兩個桿或管2的端部連接在連接板1的左右兩邊,管2的懸置端設置有供操作者握持的手柄5部位,連接板1上還布置有附屬部件,與乳化液馬達3的進液口相連的控制閥4的閥桿4a的移動及所在位置確定控制閥4是否開通以及閥口開啟的大小,閥桿4a的移動及位置可以通過連桿機構予以控制。連桿機構包括一個位于管2內的拉桿6,拉桿6位于手柄5所在一側的端頭部位連接操作柄6a,拉桿6上的位于管2內的另一端與杠桿7的一端鉸接,杠桿7的桿身向管2外部延伸,且杠桿7的中部與設置在管2外壁上的支座8鉸接,杠桿7的端部設置擋塊7a,該擋塊7a與閥桿4a的端部構成接觸式抵壓配合,拉動操作柄6a使拉桿6向手柄5一側移動,杠桿7則繞鉸接軸轉動,擋塊7a向閥桿4a所在一側移動并推動閥桿4a移動。上述控制裝置中只有杠桿7起到力的放大或縮小作用,整個控制操作時是否方便基本取決于杠桿7的長度以及其中部鉸接部位距離兩端的距離,由于杠桿7鉸接在管2外壁上設置的支座8上,受到外圍空間的限制,杠桿7的放大作用十分有限,尤其是這種乳化液鉆機采用的是手持式,工作過程中,已經消耗了操作人員的大量體力,現有技術中控制裝置無法滿足節省體力的要求,同時由于拉桿6設置在管2內部,所以整個機構的安裝、拆卸也十分麻煩。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便于安裝、拆卸且有效節省體力的手持式乳化液鉆機的控制裝置。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術方案:手持式乳化液鉆機的控制裝置,包括安裝控制閥、馬達及相關附件的連接板,其特征在于:連接板的左右兩側設置含握柄的桿狀把手,控制柄的中部桿體鉸接在把手上,控制柄的一端為供手撥動的柄桿段且其位于握柄的內側,控制柄的另一端與連桿鉸接,連桿的另一端與杠桿的一端鉸接,杠桿的另一端鉸接在連接板上,杠桿的桿身抵靠在控制閥的閥桿的端頭。
由上述技術方案可知,將控制柄上供手撥動的柄桿段靠近且位于握柄的內側設置,有利于握持握柄的同時就近操作控制柄,再者,本技術方案中設置控制柄和杠桿能夠實現力的兩次放大,顯著節省體力,同時鉸接部位處在便于觀察的顯露部位,便于安裝和拆卸;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簡單、控制可靠的顯著優點。
附圖說明
圖1是現有的乳化液鉆機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俯視圖;
圖3是現有乳化液鉆機的連桿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圖4中的A-A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結合圖4、5,手持式乳化液鉆機的控制裝置,包括安裝控制閥30、馬達70及相關附件的連接板20,連接板10的左右兩側設置含握柄11的桿狀把手10,控制柄40的中部桿體鉸接在把手10上,控制柄40的一端為供手撥動的柄桿段且其位于握柄11的內側,這樣布置就是為了使操作者握持握柄11的時候極為方便地控制控制柄40,換句話講就是控制柄40的操作控制無需將握持握柄11的手從握柄11上分離,確保轉機安全握持的同時實施控制柄40的操作。
控制柄40的另一端與連桿50鉸接,連桿50的另一端與杠桿60的一端鉸接,杠桿60的另一端鉸接在連接板20上,杠桿60的桿身抵靠在控制閥30的閥桿31的端頭,如圖1所示。
在圖1中,把手10有左右兩個,它們對稱設置在連接板20上,根據實際操作人員的操作習慣,可以將控制柄40設置為右置式或左置式。
連接板20的輪廓四周圓角過渡的方形,把手10整體為U形桿,其中部彎折處設置握柄11、端頭部位固定連接在連接板20上,把手10采用鋼桿或管彎制而成,把手10采用管件制備可以確保強度的同時有效減輕重量。
所述的控制柄40上的與把手10鉸接的軸部到兩端的長度一大一小,其中到與連桿50鉸接處的長度較短。這樣主要是考慮到對力的放大效果,如圖所示,控制柄40上的供手撥動的柄桿段位于把手10區域范位內,其長度與手掌寬度相符即可,把手10外部的控制柄40的長度則要短一些,這樣使得確保省力的同時使結構更加緊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合肥航天液壓機械有限公司,未經合肥航天液壓機械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20187600.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