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余熱鍋爐無效
| 申請號: | 200920187071.1 | 申請日: | 2009-08-2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475966U | 公開(公告)日: | 2010-05-19 |
| 發明(設計)人: | 錢飛舟;俞向東;徐元生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海陸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2B1/18 | 分類號: | F22B1/18 |
| 代理公司: | 張家港市高松專利事務所 32209 | 代理人: | 黃春松 |
| 地址: | 215600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余熱 鍋爐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鍋爐領域,尤其涉及到一種煤化工行業低壓煤氣化裝置余熱回收的余熱鍋爐。
背景技術
余熱鍋爐是利用前面裝置產生的高溫煙氣中的熱能,轉化為介質(水或者蒸汽)的熱能從而加以利用的設備。
在低壓工藝(煤氣化爐工作壓力≤1.0Mpa,低壓工藝煤氣化相比殼牌煤氣化工藝氣化爐壓力達3.0Mpa以上而言)的煤氣化過程中,從煤氣化爐出來的煙氣溫度達到950℃~1050℃,這部分煙氣中含有大量的熱能,必須利用余熱鍋爐來回收利用熱量。由于在煙氣中含有大量水份,還存在一些二氧化硫、氫氰酸等酸性物質,在低溫(煙氣露點溫度)下容易對金屬產生低溫腐蝕,同時煙氣中又含有大量細粉狀的粉塵,由于靜電作用,極容易附著在金屬表面不容易清理,影響鍋爐乃至整套設備的運行。煤氣化特有的工藝決定了煙氣的壓力為0.2Mpa~1.0Mpa的工況,決定了余熱鍋爐與其他常規鍋爐有很大的區別,一般鍋爐的煙氣壓力為微正壓或微負壓。因此,余熱鍋爐的設計既要考慮低溫腐蝕和防止積灰和煙氣的壓力,又要保證能在如此惡劣條件下吸收高溫煙氣中的能量,降低煙溫。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于低壓煤氣化裝置的余熱鍋爐。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包括立式圓筒型殼體,殼體的上端設置有煙氣進口,下端設置有煙氣出口和出灰口,殼體內煙氣進口的下方依次設置有第一中壓蒸發器、過熱器、第二中壓蒸發器和低壓蒸發器,且第一中壓蒸發器、第二中壓蒸發器、低壓蒸發器均為火管式,過熱器為水管式,第一中壓蒸發器、第二中壓蒸發器和低壓蒸發器的兩端分別設置有引出管和下降管,第一中壓蒸發器上和第二中壓蒸發器上的下降管和引出管分別與中壓汽包相連,低壓蒸發器上的引出管和下降管與低壓汽包相連,過熱器的一端的過熱蒸汽管與中壓汽包相連,另一端與蒸汽輸出管相連。
所述第二中壓蒸發器的下方還設置有第三中壓蒸發器,第三中壓蒸發器上的引出管和下降管與中壓汽包相連;
所述第一中壓蒸發器呈傾斜設置,且第一中壓蒸發器與豎直方向之間的夾角為α,α為5°~7°,第一中壓蒸發器上的引出管位于在豎直方向上第一中壓蒸發器上的最高處。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利用火管式蒸發器熱容量的特點,能在停爐時較長時間內保持管壁的溫度,避免煙氣的低溫腐蝕。采用雙壓系統,最大限度的吸收煙氣中的能量加以利用。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余熱鍋爐的結構示意圖。
圖1中:1、殼體,2、煙氣進口,3、煙氣出口,4、出灰口,5、第一中壓蒸發器,6、過熱器,7、第二中壓蒸發器,8、第三中壓蒸發器,9、低壓蒸發器,10,中壓汽包,11、第一引出管,12、上蓋板,13、第二引出管,14、第三引出管,15、第一下降管,16、過熱蒸汽管,17、第二下降管,18、第三下降管,19、低壓汽包,20、低壓引出管,21、低壓下降管,22、蒸汽輸出管。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余熱鍋爐的結構和工作原理作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海陸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經蘇州海陸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20187071.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