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卡環式限位十字包總成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0920186233.X | 申請日: | 2009-07-0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554787U | 公開(公告)日: | 2010-08-18 |
| 發明(設計)人: | 張德智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泰爾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D3/41 | 分類號: | F16D3/41 |
| 代理公司: | 馬鞍山市金橋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34111 | 代理人: | 唐宗才 |
| 地址: | 243000 安徽省馬***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卡環 限位 十字 總成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傳動機械裝置上的十字包總成結構,尤其是涉及一種SWC型十字萬向聯軸器的十字包總成結構。
背景技術
目前,在冶金機械、重型機械、石油機械、工程機械以及起重運輸機械都廣泛地使用十字萬向聯軸器,其中SWC型十字萬向聯軸器是最常見的一種。SWC型十字萬向聯軸器的十字包總成結構的另一種結構為螺栓式限位結構(如圖1所示)。螺栓式限位十字包總成結構的特點是:十字軸端面采用推力軸承組件2和調整墊片3消除間隙,軸承外圈1為開放式結構,軸向采用一定數量的螺釘4限位。此種結構零件較多,制造和裝配復雜,質量較難控制。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問題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裝配容易且質量易于控制的十字包總成結構。
本實用新型的卡環式限位十字包總成結構,主要由十字軸5、十字軸5的四個軸頭上的軸承組件、防塵蓋13及油嘴16組成,其特征是:每個軸承組件包括一個整體式的軸承外圈17,軸承外圈17與十字軸5軸頭之間從內往外依次是密封組件、軸承彈性定位組件8、滾子9、調整墊10;軸承組件通過軸承外圈17外端面上的軸用彈性擋圈11與叉頭相連;軸承組件通過軸承外圈17外端面上的螺釘14與防塵蓋13固定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卡環式限位十字包總成結構由于采用了整體式的軸承外圈,使得結構簡單、緊湊且外觀簡潔。同時,在調整軸向間隙時只需配磨軸用彈性擋圈,使得裝配時工序較少,質量易于控制。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圖1是螺栓式限位十字包總成結構的裝配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卡環式限位十字包總成結構的裝配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軸用彈性擋圈的主視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軸承外圈的零件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的調整墊的主視圖。
圖6是沿圖3中B-B線的剖視圖。
圖7是本實用新型的調整墊的右視圖。
圖8是沿圖5中A-A線的剖視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從圖4可知,本實用新型中的軸承外圈17為整體式結構,端部開有大圓孔,用于注油時油脂通過,并在檢修時可通過此孔觀察內部調整墊的磨損情況。同時,此大圓孔還可作為工藝孔以有利于排屑,并能提高毛坯利用率、降低材料成本和重量。
從圖2可知,由于軸承外圈17為整體式結構,密封組件、軸承彈性定位組件8、滾子9、調整墊10均裝在軸承外圈內;軸承彈性定位組件8與軸承外圈17內端面將滾子9限定在軸承外圈內;調整墊10在十字軸5軸頭的外端面處,消除了十字軸5安裝時的軸向間隙;軸用彈性擋圈11在軸承外圈17的外端面上,實現了對軸承外圈17的軸向定位,同時軸承組件通過軸用彈性擋圈11與叉頭相連。
從圖2可知,密封組件包括密封環18、密封環外圈上的密封橡膠7、密封環內圈里的密封套組件6。
從圖2可知,防塵蓋13為雙密封結構,內外橡膠15、12分別與軸承外圈17外端面、軸用彈性擋圈11外端面相接觸,同時用螺釘14與軸承外圈17固定連接,從而防止了軸承外圈17和彈性擋圈11被銹蝕并能阻止灰塵、水等雜物進入十字包總成內部;固定連接也防止了防塵蓋13在聯軸器轉動時被甩出。防塵蓋13外圓處的臺階式設計可以防止彈性擋圈11發生竄動、脫落等現象。
從圖3可知,軸用彈性擋圈11裝配前為整體環狀結構,如點劃線所示,在通過實測和計算后配磨厚度d,然后按圖示“*”尺寸割開并打印標記用于十字包總成的裝配。
從圖5可知,調整墊10的一個端面開有油槽,此端面為與十字軸5軸頭相接觸的一面,油槽有利于注油時油脂通過,提高十字軸端面處的潤滑。同時,調整墊10的材料要求是具有一定彈性且耐磨的粉末冶金材料或者復合材料,從而能吸收一定量的軸向沖擊能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泰爾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安徽泰爾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20186233.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