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碳纖維板材有效
| 申請號: | 200920185770.2 | 申請日: | 2009-07-0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486161U | 公開(公告)日: | 2010-05-26 |
| 發明(設計)人: | 褚衛豐;許文前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澳盛復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4G23/00 | 分類號: | E04G23/00;B32B19/00;B32B29/02 |
| 代理公司: | 蘇州創元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孫仿衛 |
| 地址: | 215200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碳纖維 板材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建筑結構加固的碳纖維板材。
背景技術
目前,我國已逐步進入了混凝土結構的維修加固的高峰期,對于已步入改造和維修階段的房屋、橋梁等建筑物,由于其結構的老化和使用功能的改變因此需要改造和維修,傳統的改造方法主要為使用鋼板加固法和增厚加固法,這種改造維修的過程不僅工程復雜、任務量重,而且改造后建筑物的安全性能未必達到標準。
現有技術下,廣泛使用的是碳纖維板材加固方法,碳纖維板材是一種將碳纖維浸漬樹脂后在模具內固化并連續拉擠成型的材料,與鋼材相比,具有強度高、重量輕、耐腐蝕、施工簡便、耐久性與柔韌性好等優點,可用于條件嚴酷、場地狹窄混凝土結構的維修加固工程中,在土木工程中具有極高的開發應用價值。在使用的過程中,采用粘結劑把碳纖維板材粘貼在混凝土構件的受力部位,使其與混凝土結構疊合為一體,從而達到加固目的,該方法可以廣泛應用于混凝土橋面板、橋墩、梁、柱、煙囪以及隧道襯砌等構件的抗彎補強、抗剪補強以及防止混凝土開裂、剝落等工程中。
上述提及的碳纖維板材都制造成僅有一層板材本體,整個板材的外表面全部暴露在外面。這種結構的板材存在一個問題,即在搬運過程中容易,裸露在外的板材表面會有磨損,從而影響整個碳纖維板材的品質。
實用新型內容
為克服上述缺點,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品質穩定的碳纖維板材。
為了達到以上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碳纖維板材,它具有內含碳纖維材料的板材本體,所述的板材本體的上表面與下表面中至少一表面上貼附有保護膜,所述的保護膜能從所述的板材本體的表面剝離。
優選地,所述的保護膜為離型紙。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使得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點:1、使用方便,在將保護膜去除以后就可以直接使用,加快了工期,降低了改造費用2、保護膜對碳纖維板材的表面起到一個保護作用,使得碳纖維板材的表面在搬運過程中不會有磨損,使得碳纖維板材品質穩定。
附圖說明
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主視圖;
附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膜撕開的立體圖;
其中:1、板材本;體2、保護膜。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參見附圖1和附圖2,碳纖維板材,它包括板材本體1、分別貼附于板材本體1上、下表面的保護膜2,板材本體1由于是以碳纖維制備而得,因此抗拉強度是普通鋼材的8~10倍以上,具有優異的抗蠕變性能,重量僅為鋼材的1/5,韌性好可盤卷,良好的耐久性和耐腐蝕性耐酸、堿、鹽及大氣環境的腐蝕,施工便捷,施工質量易保證材料不用預加工且不須定期維護。
保護膜2的作用是為了保護板材本體1的外表面免受搬運時的損壞。保護膜2采用離型紙,離型紙又稱隔離紙、防粘紙,由涂有用于防粘的硅油的紙制成。采用離型紙的目的是使得其易于從板材本體上分離,并且離型紙材質的保護膜不與以樹脂體系為基礎的碳纖維板材本體1發生化學反應或污染,在環境溫濕度發生變化時,離型紙形變較小,可以避免離型紙起皺而與板材本體1相分離,此外離型紙致密性較佳,能防止水分通過它進入板材本體1中。
在使用時,首先將保護膜2撕去,利用粘接劑將板材本體1粘貼在梁、板構件的受拉區進行受彎加固,纖維方向應與加固的受力方向一致,當采用封閉式粘貼對柱進行抗震加固時,纖維方向應與柱軸向垂直;必要時,如果單層的碳纖維板材的強度無法達到要求,則可以采用同時貼覆多層的方法加強牢固程度。
以上實施方式只為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構思及特點,其目的在于讓熟悉此項技術的人了解本實用新型的內容并加以實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凡根據本實用新型精神實質所做的等效變化或修飾,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澳盛復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江蘇澳盛復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20185770.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