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塑料軟管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0920185064.8 | 申請日: | 2009-05-1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407433Y | 公開(公告)日: | 2010-02-17 |
| 發(fā)明(設計)人: | 陳正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金華市春光橡塑軟管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L11/11 | 分類號: | F16L11/11;F16L11/26 |
| 代理公司: | 蘇州創(chuàng)元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孫仿衛(wèi) |
| 地址: | 321017浙江省***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塑料軟管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塑料軟管。
背景技術
現(xiàn)在用于空調(diào)、吸塵器等電器上的塑料軟管常采用如附圖4所述的結構,由一根截面為S形的長條狀基片螺旋狀盤旋構成,且沿軸向相鄰的兩基片相互嵌套,采用粘膠(12)粘合連接。此結構雖能滿足使用要求,但在軟管的軸向上,每兩相鄰段之間存在較大的連接縫隙,當空氣通過此軟管時氣流不平穩(wěn),會發(fā)生震動而產(chǎn)生很大的噪音。
發(fā)明內(nèi)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能使管內(nèi)空氣流動平穩(wěn)的塑料軟管。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xiàn)的:
一種塑料軟管,由長條狀的基片以螺旋狀盤旋構成。從沿軟管軸向延伸的截面看去,所述基片的截面呈S字形,由具備U形槽的U形部、一端部與所述U形部的一端部相固定連接的橫梁部、一端部與所述橫梁部的另一端部相固定連接且另一端部為自由端的尾梁部構成,所述尾梁部具備面朝所述U形部的前表面和背離所述U形部的后表面,所述U形槽具備面朝所述尾梁部的前槽壁和背離所述尾梁部的后槽壁。盤旋構成所述軟管后,所述基片在軟管軸向上的任兩相鄰的段之間相互固定連接,該固定連接的方式為:其中一段的所述尾梁的自由端插入另一段的所述U形槽內(nèi),且所述自由端的前表面與所述U形槽的前槽壁之間相互粘合。在所述后槽壁和所述后表面中的至少一個上,沿所述軟管軸向凸出地設置有凸筋。
所述凸筋的截面呈三角形或梯形或圓形。
所述凸筋的面朝所述軟管軸線的表面與所述橫梁部的面朝所述軟管軸線的表面基本相齊平。
在所述的后槽壁和所述的后表面上各設置有至少一個所述的凸筋。
由于上述技術方案的運用,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yōu)點:
1、凸筋填補了軟管的相鄰兩段之間的縫隙,并且其下表面與軟管內(nèi)表面基本相齊平,從而能起到導流作用,使得空氣的流通平穩(wěn),阻力減小。
2、由于空氣流通平穩(wěn),震動減小,故大大降低了工作噪音。
附圖說明
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主視圖;
附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側視圖;
附圖3為附圖2的A-A向剖視圖;
附圖4為現(xiàn)有技術中的此類軟管的A-A向剖視圖。
其中:1、軟管;2、基片;3、U形部;4、U形槽;5、橫梁部;6、尾梁部;7、自由端;8、前表面;9、后表面;10、前槽壁;11、后槽壁;12、粘膠;13、凸筋。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進行具體說明。
根據(jù)本實用新型實施的塑料軟管1,由一根長條狀的基片2以螺旋狀盤旋而成,其外表如附圖1、2所示呈螺旋狀。
附圖3為構成軟管1后的基片2的A-A截面結構。可以看出該基片2呈S字形,由:具備U形槽4的U形部3、一端與U形部3的一端部相固定連接的橫梁部5、一端部與橫梁部5的另一端部相固定連接且另一端部為自由端7的尾梁部6構成。
其中,橫梁部5在盤旋后是沿著軟管1的軸向延伸的,尾梁部6則與橫梁部5基本相垂直。U形槽4具備相互面對的前槽壁10和后槽壁11,前槽壁10面朝著尾梁部的方向。尾梁部6具備面朝著U形部3的前表面8以及背朝U形部3的后表面9。上述U形部3、橫梁部5、尾梁部6是一體成形從而連為一體的。
基片2在盤旋后,在軸向上相鄰接的各段之間通過粘膠12相固定連接。具體的連接方式如附圖3所示,前一段的尾梁部6的自由端7插入后一段的U形槽4內(nèi),并在前槽壁10與前表面8之間填充粘膠12。
本實用新型的創(chuàng)新之處在于增設了凸筋13。該凸筋13凸出設置在U形槽4的后槽壁11以及尾梁部6的后表面9上。當基片2盤繞成軟管1后,軸向上相鄰接的兩段之間,安裝在后槽壁11上的凸筋13與安裝在后表面9上的凸筋13相互面對但不接觸。并且,凸筋13的面朝軟管1軸心的表面與橫梁部5的面朝軟管1軸心的表面基本相齊平,這樣就使得整根軟管1的內(nèi)表面基本為連續(xù)且齊平的圓柱狀表面。在本實施例中,凸筋13的截面呈圓形,當然也可將其制成方形、三角形或其他形狀。
與附圖4中現(xiàn)有的軟管1的結構示意圖進行對比:現(xiàn)有技術中的軟管1,在相鄰的后槽壁11和后表面9之間存在較深的縫隙。當空氣經(jīng)過這些縫隙的時候,會產(chǎn)生震動,發(fā)出較大的轟鳴聲。而在本實用新型中,相鄰且相互面對的一對凸筋13之間的間距很小,能將上述縫隙基本填滿,并且凸筋13的內(nèi)表面與軟管1的內(nèi)表面基本齊平,起到空氣導流的作用,使得空氣流通平穩(wěn),大大降低了阻力與噪音。
如上所述,我們完全按照本實用新型的宗旨進行了說明,但本實用新型并非局限于上述實施例和實施方法。相關技術領域的從業(yè)者可在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思想許可的范圍內(nèi)進行不同的變化及實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金華市春光橡塑軟管有限公司,未經(jīng)金華市春光橡塑軟管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20185064.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