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空心杯線圈繞線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0920184948.1 | 申請日: | 2009-05-1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490849U | 公開(公告)日: | 2010-05-26 |
| 發明(設計)人: | 王永豐;陳斌輝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正德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K15/04 | 分類號: | H02K15/04;H01F41/0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15500 浙江省奉***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空心 線圈 線裝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空心杯線圈繞線的裝置。
背景技術
空心杯線圈繞線方式及裝置。已有的為手動方式,缺點是:一、對線圈大小的調整很不方便;二、需要手動裝入銷釘,來完成機模的開合,繞完線后還要撥出銷釘,致使生產效率低,生產的線圈品質一致性差;三、沒有掛線頭裝置,需要人工處理線頭、線尾;四、無機?;瑒榆壍姥b置,使機模合攏松開不能非常順暢完成,且一致性也不是很好。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的空心杯線圈繞線存在的缺點,而提供一種新型空心杯線圈繞線裝置。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裝置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
空心杯線圈繞線裝置:拉桿的末端套有拉套,拉桿的上端裝有頂桿,頂桿上套有頂桿彈簧,頂桿的外圍有機模安裝座,機模由左機模和右機模拼合而成,且兩機模之間滑動配合,兩機模的底端共同形成一錐形,頂桿的頂端為錐形與機模底端的錐形相配合接觸;機模的底端左右兩邊分別橫向頂有兩彈簧,且彈簧的兩端分別設置有左限位塊和右限位塊;線頭壓桿穿過機模安裝座和左限位塊并通過螺母套連接在機模安裝座上,螺母套外套有螺母彈簧;
機模安裝座上設置有交叉滾柱導軌,機模上安裝有銷。
本實用新型裝置的有益效果:較先前手動方式,對線圈大小的調整方便很多。無需手動的輔助裝置,通過程序控制自動完成機模開合;增加掛線頭裝置,自動線頭線尾處理;機模在交叉導軌上滑動,能更順暢,一致性更好;機模對中平衡調整方便(調節限位塊上螺栓即可);線圈型號變更時,換機模方便。
附圖說明
圖1.本實用新型裝置的俯視圖。
圖2.本實用新型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3.本實用新型裝置的立體圖。
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見附圖說明:
空心杯線圈繞線裝置:拉桿2的末端套有拉套1,拉桿2的上端裝有頂桿4,頂桿4上套有頂桿彈簧14,頂桿4的外圍有機模安裝座3,機模由左機模9和右機模10拼合而成,且兩機模之間滑動配合,兩機模的底端共同形成一錐形,頂桿4的頂端為錐形與機模底端的錐形相配合接觸;機模的底端左右兩邊分別橫向頂有兩彈簧12,且彈簧12的兩端分別設置有左限位塊8和右限位塊11;線頭壓桿7穿過機模安裝座3和左限位塊8并通過螺母套5連接在機模安裝座3上,螺母套5外套有螺母彈簧6。機模安裝座3上設置有交叉滾柱導軌13。整個繞線裝置在主軸的帶動下旋轉,使左機模9、右機模10繞線,通過程序控制頂桿4連接的氣缸動作和螺母彈簧6的作用,使左機模9、右機模10繞線時松開,取出線圈時左機模9、右機模10合攏,達到高效率的自動化程度。通過調節左限位塊8和右限位塊11上的調節螺栓來調節線圈的大小,操作方便、簡單,裝有線頭、線尾處理裝置,下螺母套5、螺母彈簧6、線頭壓桿7、右限位塊11能夠自動夾住線頭。機模安裝座3上裝有調節螺絲孔16。機模上面裝有銷15,機模松開合攏,但不合錯位,并且機模在交叉滾柱導軌13上滑動,滑動更流暢,裝配更好,互換性更強,這樣滑動就非常順暢,所以該機構在空心杯線圈的繞線方式上有了明顯進步,已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和產品穩定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正德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浙江正德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20184948.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油桶桶蓋封隔器
- 下一篇:一種用于生產滌綸工業絲的卷繞機的升降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