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茶盤無效
| 申請號: | 200920181392.0 | 申請日: | 2009-11-2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536941U | 公開(公告)日: | 2010-08-04 |
| 發明(設計)人: | 陳貴供 | 申請(專利權)人: | 陳貴供 |
| 主分類號: | A47G23/06 | 分類號: | A47G23/06 |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博一專利事務所 35213 | 代理人: | 孟慶茹 |
| 地址: | 362300 ***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茶盤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品茶工具,更具體地說是涉及一種更好地保持茶杯口衛生的茶盤。
背景技術
我國茶文化起源久遠,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各種茶泡制方法各有特色,特別是功夫茶的泡制方法更有講究。
首先,品茶因茶葉的種類不同而異,泡綠茶首選玻璃器皿,喝花茶以細瓷蓋杯為優,品烏龍茶則以宜興紫砂為上。
其次,人們一般選用“蓋碗式”泡法,其泡茶工序就有八道之多,一、用茶夾取適量茶葉(一般一泡茶7克)放置于蓋碗中,用沸水沖泡;二、用蓋碗蓋子刮去泡沫;三、快速將茶沖倒于公道杯中,該公道杯上放置過濾器,可濾去碎茶葉,由于這第一道茶水主要是洗茶,并不飲用,故而快沖快出為好;四、用公道杯中的第一道茶水沖洗過濾器和品茗杯;五、洗好品茗杯后,再用沸水沖泡第二道茶水,蓋上蓋碗蓋子;六、第二道茶水通常浸泡15秒即可出水,將茶水倒于公道杯中,此過程可根據各人喜好稍做調整,覺得淡了就延長一點,覺得濃了就縮短一點;七、將公道杯中的茶水倒于品茗杯中品飲;八、細細品味茶葉的韻味之后,揭開蓋碗沖泡下一道茶水。
最后,品茶結束后,將品茶工具清洗干凈,整齊擺好,以備下次品茶使用。
目前使用的茶盤,大多數人在品茶結束后將杯子清洗干凈就直接倒置放在茶盤上,由于杯口與茶盤直接接觸,容易造成杯口的不衛生,另一方面杯口被茶盤封住,杯中的水分不易散失,極易引起霉菌的繁殖,因此也很難保證品茶者的健康。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茶盤,其目的在于克服杯口與茶盤直接接觸帶來的不衛生性和杯內殘留水分不易散失的缺點。
一種茶盤,包括茶盤本體,該茶盤本體上設有使茶杯倒置放置的支撐桿或者凹槽。
前述茶盤上設有與支撐桿相適配的插孔,各支撐桿一一對應插設于各插孔中,所述的支撐桿相對茶盤傾斜設置。
前述的支撐桿與茶盤一體成型,所述的支撐桿相對茶盤傾斜放置。
前述的凹槽為多個與茶杯配合的圓弧形凹槽。
前述的凹槽為一與茶杯配合的長條形凹槽。
由上述對本實用新型結構的描寫可知,和現有的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通過將茶杯置于支撐桿或者凹槽上,避免杯口與茶盤直接接觸或減少與茶盤的接觸面積,保證了杯口的衛生,由于重力的作用,杯內不易殘留水分,同時杯內通風透氣,抑制細菌的生長,能從根本上解決以往杯子放置方法所導致的不衛生的問題。
附圖說明
圖1為實施例一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實施例二的放置杯子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實施例二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實施例三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具體實施例一
如圖1所示,該茶盤包括茶盤本體1,該茶盤本體1上設有使茶杯2傾斜倒置的支撐桿3。該茶盤本體1上還設有與支撐桿3相適配的插孔4,各支撐桿3一一對應插設于各插孔4中,各支撐桿3相對茶盤本體1傾斜設置。另外,各支撐桿3可與茶盤本體1一體成型。
所述的茶盤1上設有一排水口5。
使用者在品茶結束后,將茶杯2清洗干凈,可直接倒置懸掛在支撐桿3上,避免杯口與茶盤1直接接觸,支撐桿3相對茶盤1傾斜放置,可以保證茶杯2穩定放置,由于重力作用,杯內不易殘留水分,同時杯內通風透氣,可抑制細菌的生長,保證茶杯干凈衛生。茶盤1上設有一排水口5,水分最終可由排水口5排出。
具體實施例二
如圖2和圖3所示,該茶盤包括茶盤本體1,該茶盤本體1上設有使茶杯2傾斜倒置的凹槽6。凹槽6為多個分別與各茶杯2一一配合,使各茶杯2傾斜倒置的圓弧形凹槽。
所述的茶盤1上設有一排水口5,該凹槽6與排水口5相連通。
使用者在品茶結束后,將茶杯2清洗干凈,傾斜倒置在茶盤1上的凹槽6內,減少了杯口與茶盤1的接觸面積,凹槽6與排水口5相連,水分可由排水口5排除,由于重力作用,杯內不易殘留水分,同時杯內通風透氣,可抑制細菌的生長,保證茶杯干凈衛生。
具體實施例三
本實施例與上述實施例二的區別在于:如圖4,其用于放置茶杯2的凹槽7與實施例二不同,該凹槽7為長條形,且數量僅為一個,多個茶杯2可傾斜倒置配合該凹槽7中。
上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設計構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構思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非實質性的改動,均應屬于侵犯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的行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陳貴供,未經陳貴供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20181392.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