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鉆桿接頭磁懸液噴淋回收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0920181023.1 | 申請日: | 2009-12-0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540276U | 公開(公告)日: | 2010-08-04 |
| 發明(設計)人: | 馬靈;李森;丁東升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融泰石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27/84 | 分類號: | G01N27/84 |
| 代理公司: | 江陰市同盛專利事務所 32210 | 代理人: | 唐紉蘭 |
| 地址: | 214446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鉆桿 接頭 磁懸液 噴淋 回收 裝置 | ||
(一)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磁粉探傷檢測流水線,特別是一種磁粉探傷檢測流水線的鉆桿接頭磁懸液噴淋回收裝置。用于探傷檢測接箍、鉆桿接頭類等環型件的表面、近表面的各種裂紋和細微缺陷。
(二)背景技術
伴隨著我國加入WTO及ISO9000體系的貫徹我國的質量體系于國際接軌,也對產品質量控制要求越來越規范,檢測產品質量的檢測設備的運行狀態要求則更嚴格。磁粉探傷是檢查鐵磁性材料制作的零件表面及近表面缺陷的一種無損探傷方法。由于它顯示缺陷直觀、靈敏度高、檢測速度快且成本低廉,因而廣泛地應用于機械、冶金、航天、石油、化工、造船和鐵道部門等行業的產品質量檢驗中。但在石油鉆桿接頭生產檢測的過程中,傳統的磁粉檢測設備的磁化技術已落后,其自動化程度不強,在檢測的過程中上料、磁化、磁懸液噴淋、下料、退磁等步驟都需要進行手動操作,在觀察過程中也無水平旋轉功能,集成程度不好。其結構、控制原理、設備的監測、監控性能,外圍的安全及使用條件均達不到規定的要求,檢測的過程中誤檢、漏監的情況時有發生,造成生產效率低下,使用的安全性、可靠性也難以保證。究其原因,是沒有用于探傷檢測接箍、鉆桿接頭類等環型件的表面、近表面的各種裂紋和細微缺陷的裝置。究其原因,是由于目前還沒有專用于探傷檢測接箍、鉆桿接頭類等環型件的表面、近表面的各種裂紋和細微缺陷的裝置。究其原因,是由于目前還沒有專門用于探傷檢測接箍、鉆桿接頭類等環型件的表面、近表面的各種裂紋和細微缺陷的裝置。
(三)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鉆桿接頭專用磁粉探傷檢測流水線的鉆桿接頭磁懸液噴淋回收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鉆桿接頭磁懸液噴淋回收裝置,包括接頭托盤、鉆桿接頭、縱向磁化電極、周向磁化用導電極、外噴淋器、穿棒氣缸和內噴淋器,所述接頭托盤縱向設置,鉆桿接頭放置于接頭托盤上,縱向磁化電極有二件,二件縱向磁化電極對應設置于鉆桿接頭的左側和右側,穿棒氣缸縱向設置在鉆桿接頭的一側,周向磁化用導電極縱向安裝在穿棒氣缸的活塞桿上,外噴淋器設置于鉆桿接頭上方,內噴淋器設置于鉆桿接頭旁側。
工作原理:
鉆桿接頭送至噴淋磁化工位時,周向磁化用導電棒穿過鉆桿接頭中孔。通過外噴淋器和內噴淋器對鉆桿接頭進行磁懸液噴淋,使鉆桿接頭點充分噴淋全面覆蓋磁懸液。通過縱向磁極和周向磁化用導電棒對鉆桿接頭進行磁化充磁,注意,磁化結束前必須將外噴淋器和內噴淋器停掉,否則會將已建立的磁痕沖掉。所屬設備導周向磁棒退出所述鉆桿接頭中孔。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實用新型對接頭的周向磁化采用中心導體法,縱向磁化采用線圈感應法。接頭復合磁化后,可以一次性全方位的檢測鉆桿接頭的表面、近表面的各種裂紋和細微缺陷。另外,本實用新型磁化過程中采用穿棒磁化的方式,可在鉆桿接頭靜止過程中對接頭同時進行周向磁化和縱向磁化,比起在觀察過程中進行磁化要實用得多。
(四)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鉆桿接頭磁懸液噴淋回收裝置側視圖。
圖中附圖標記:
穿棒氣缸1、內噴淋器2、接頭托盤3、縱向磁化電極4、周向磁化用導電極5、鉆桿接頭6、外噴淋器7。
(五)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1,圖1為本實用新型鉆桿接頭磁懸液噴淋回收裝置側視圖。由圖1可以看出,本實用新型磁懸液噴淋回收裝置,由接頭托盤3、鉆桿接頭6、縱向磁化電極4、周向磁化用導電極5、外噴淋器7、穿棒氣缸1和內噴淋器2組成。所述接頭托盤3縱向設置,鉆桿接頭6放置于接頭托盤3上,縱向磁化電極4有二件,二件縱向磁化電極4對應設置于鉆桿接頭6的左側和右側,穿棒氣缸1縱向設置在鉆桿接頭6的一側,周向磁化用導電極5縱向安裝在穿棒氣缸1的活塞桿上,外噴淋器7設置于鉆桿接頭6上方,內噴淋器2設置于鉆桿接頭6旁側。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融泰石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江蘇融泰石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20181023.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