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單人調控可伸縮升降樓梯擔架車無效
| 申請號: | 200920179044.X | 申請日: | 2009-09-1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591697U | 公開(公告)日: | 2010-09-29 |
| 發明(設計)人: | 牟世祥;牟世剛;趙煜毅;張學苗 | 申請(專利權)人: | 牟世祥 |
| 主分類號: | A61G1/02 | 分類號: | A61G1/02;A61G1/0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53015 山東省***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單人 調控 伸縮 升降 樓梯 擔架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擔架車,特別是涉及一種用于120救護車上院外救護用,尤其適合居民樓內病人運送用擔架車。
背景技術
120救護車接送的患者,初步統計,有80%以上來自于市區居民樓內。現我國城市,特別是中小城市,居民樓內樓梯相對比較狹窄,一般又無電梯可以利用,故用普通擔架在保持患者平臥位情況下在此狹窄空間內上下,需要3-4名強壯人員搬抬才能保證安全順利。此時存在普通擔架難以適應在此狹窄空間活動及需要多名強壯人員參與搬抬等問題。
120救護車上一般配備一名醫生、一名護士、一名司機,配備人員有限,患者家中現場3-4名此類強壯人員亦很難迅速找到,故在居民樓內,如何在人員及人員力量有限情況下安全而迅速運送患者是亟待解決的現實問題。
國內外救護擔架種類繁多,也有應用于樓梯內的擔架,但查閱各種信息,發現國內外生產和銷售的所謂樓梯擔架,或以輪椅為雛形,使患者難以保持平臥位,或平板式,長度可調,但調節繁瑣,并且它們只考慮到了樓梯內空間的狹窄,均未考慮到現場可利用之人員有限這一現實問題。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發明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首先解決傳統擔架不能順利通過狹窄樓梯,其次解決傳統擔架在上下樓梯時不能保持患者在平臥位下安全平穩,再次解決現場搬運人員及力量不足,而提供一種即能使在患者平臥位下安全順利地上下樓梯,又能通過機械裝置最大限度的節約人員及人力的安全可靠的擔架車。
技術方案
實現上述發明目的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擔架車,包括擔架車床面、行走輪、氣泵系統及連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擔架車床面為床面1,在尾端設有伸縮床面15,其長邊框插入床面1的長邊框孔槽內,在床面1的兩長邊框上的尾端焊接有支架12,其末端有車輪11,在支架12上適當高度焊接有鉸鏈軸C,鉸接支架10的一端。在床面1的下面固定有電動氣泵2,氣體輸送軟管3。在其頭端端框下側中間部位焊接有鉸鏈B,連接床面1與汽缸8,氣缸8上端設有進氣閥6及放氣閥7,軟管3與進氣閥6相連。汽缸8活塞桿與行走輪9的軸用鉸鏈副A鉸接。行走輪9安裝有呈放射狀均勻分布于圓周上的六個腳輪,兩行走輪之間的距離小于床面的寬度。行走輪9的中軸為滾珠軸承支撐,其軸與支架10的另一端相鉸接。在床的尾端的端邊框下方設有擔架車升降調控按鈕14和13,在床的頭端端邊框下側設有第二升降調控按鈕5和4。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主要改變在于:1,床面可伸縮,即可以適應不同高度患者,又可以便于在狹窄空間內活動;2,床面可無級升降,適應了在運輸過程中不同高度的需要;3,用氣泵或油泵活塞控制升降,技術簡單,且可起到很好的減震作用;4,用6臂棘輪實現上下樓梯,較之3或4臂棘輪,更加利于保持床面穩定,同時棘輪承載了患者的重量,減輕了搬運人員的負擔;5,擔架車的伸縮、升降均可由一人在擔架一端通過簡單操作實現,利于節約人員。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結構簡單便于制作,擔架車長短高低可調,且操作簡便,使用安全便捷,節約人員及人力,適用于狹窄樓梯等處運送患者。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
附圖為本實用新型擔架車的立體結構圖。
在圖中:1是床面,2是電動氣泵,3是氣體輸送軟管,4是第二下降調控按鈕,5是第二升高調控按鈕,6是進氣閥,7是放氣閥,8是汽缸,9是行走輪,10是支架,11是車輪,12是支架,A是軸用鉸鏈副,B是鉸鏈,C是鉸鏈軸,13是下降調控按鈕,14是升高調控按鈕,15是伸縮床面。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附圖,本實用新型的擔架車床面為床面1,在尾端設有伸縮床面15,其長邊框插入床面1的長邊框孔槽內,在床面1的兩長邊框上的尾端焊接有支架12,末端有車輪11,在支架12上焊接有鉸鏈軸C,鉸接支架10。在床面1的下面固定有電動氣泵2,氣體輸送軟管3。在床面1的頭端端框下側中間部位焊接有鉸鏈B,連接床面1與汽缸8,氣缸8上端設有進氣閥6及放氣閥7,氣體輸送軟管3與進氣閥6相連。汽缸8活塞桿與行走輪9的軸用鉸鏈副A鉸接。行走輪9安裝有呈放射狀均勻分布于圓周上的六個腳輪,兩行走輪之間的距離小于床面的寬度,行走輪9的中軸為滾珠軸承支撐,其軸與支架10的另一端相鉸接。在床的尾端的端邊框下方設有擔架車升降調控按鈕14和13,在床的頭端端邊框下側設有第二升降調控按鈕5和4。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本使用新型具體工作過程為:在平地上,擔架車的行走輪9處于收縮狀態,此時擔架車一端由行走輪9上的兩相鄰腳輪著地,另一端由轉向輪11著地,這樣擔架車可平穩活動。上下樓梯時一人操作升降按鈕使擔架車升至適當高度,由一至兩人推動或拉動擔架車上下樓梯,在此過程中,氣缸內壓縮空氣可起到減震作用,以緩沖上下臺階過程中的振動,減輕患者痛苦。當擔架車行至兩樓梯間平臺處需要轉彎時,縮短床面長度,以利于轉彎;同時兩行走輪之間的距離小于床面的寬度,此結構亦利于擔架車轉彎;此時樓梯扶手亦可阻礙擔架車轉彎,樓梯扶手一般為1米高,本擔架車可升高至1.1米,這樣可使擔架車在樓梯扶手上方順利轉彎,繼續上下樓梯。在此過程中擔架車床面始終保持接近水平,利于患者保持平臥,當需要縮短床面長度時,只需將患者膝關節稍屈曲即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牟世祥,未經牟世祥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20179044.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眼外科術后護理用額頦支撐裝置
- 下一篇:組合內褲型一次性衛生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