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連接器有效
| 申請號: | 200920177269.1 | 申請日: | 2009-09-0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478531U | 公開(公告)日: | 2010-05-19 |
| 發明(設計)人: | 高育瑋 | 申請(專利權)人: | 慶良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R12/24 | 分類號: | H01R12/24;H01R13/62;H01R13/639 |
| 代理公司: | 北京銀龍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許靜 |
| 地址: | 中國臺***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連接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連接器,尤指一種供軟排線或是軟性電路板連接的連接器。
背景技術
連接器為各類型電子產品的必需組件,所以隨著電子產品的普及,連接器的需求量也越益增加。在眾多不同規格的連接器之中,軟排線(flat?flexible?cable,FFC)或軟性電路板(flat?printed?circuit,FPC)用的連接器大量被用于各種電子產品中,因此很多制造商都針對此種連接線做改良之,以期自家的連接器能夠因為良好的質量、特性而獲得消費者的青睞。
一般的軟排線或是軟性電路板的連接器通常具有一底座、一掀蓋及多個端子,掀蓋可相對底座轉動,而端子插于底座中。使用時,掀蓋先向上翻開,然后軟排線(或是軟性電路板)由底座的前方插入至底座中,之后掀蓋再向下蓋合,壓住軟排線(或是軟性電路板),使其穩定地與端子接觸。
掀蓋的兩側通常各具有一干涉塊,當掀蓋蓋合時,干涉塊與底座之間互相擠壓而產生一股干涉力量,讓掀蓋不會輕易地因為震動等非人為因素而從底座中翻起。然而,干涉塊是由掀蓋兩側直接地凸出,這樣的設計會讓干涉塊與底座之間的干涉力量不易調整。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連接器,其干涉塊與底座之間的干涉力量較易調整。
為達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連接器,包括:一底座,其具有一底塊、二側塊及多個端子槽,該二側塊分別地設置于該底塊的左右兩側,這些端子槽設置于該底塊的上側;多個端子,各具有一上延伸板及一位于該上延伸板下方的下延伸板,這些下延伸板各具有一接觸部,這些下延伸板分別地設置于這些端子槽中,這些接觸部分別地露出于這些端子槽外;以及一掀蓋,其具有一蓋體、二連結塊、二懸臂、二干涉塊及多個端子通道,該二連結塊分別地設置于該蓋體的左右兩側,該二懸臂分別地設置于該二連結塊上,與該蓋體具有一間隔,該二干涉塊分別地設置于該二懸臂上,并朝向該二側塊延伸,這些端子通道設置于該蓋體上,該蓋體設置于該二側塊之間,該二干涉塊分別可選擇地接觸該二側塊的內側,這些端子通道分別地被這些上延伸板穿過。
藉此,本實用新型的連接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只要改變懸臂的形狀及尺寸,或是改變干涉塊相對于懸臂前側的距離,即可調整干涉塊與側塊之間的干涉力量。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連接器的立體組合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連接器的立體分解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連接器的另一立體分解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連接器的撳蓋的平面剖視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連接器的掀蓋掀開時的立體組合圖(包含軟性插入件)。
圖6為本實用新型的連接器的掀蓋掀開時的平面剖視圖(包含軟性插入件)。
圖7為本實用新型的連接器的掀蓋蓋合時的立體組合圖(包含軟性插入件)。
圖8為本實用新型的連接器的掀蓋蓋合時的平面剖視圖(包含軟性插入件)。
圖9為本實用新型的連接器的掀蓋蓋合時的俯視圖。
【主要組件符號說明】
10????連接器
11????底座
111???底塊
112????側塊
113????橫塊
114????端子槽
115????固定槽
116????插槽
12?????端子
121????主板
122????上延伸板
123????下延伸板
1231???接觸部
124????后延伸板
13?????掀蓋
131????蓋體
132????凸塊
133????端子通道
1331???斜面
134????轉軸
135????連結塊
136????懸臂
137????干涉塊
14?????定位片
141????主體部
142????限制部
143????焊接部
20?????軟性插入件
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閱圖1至圖3所示,為本實用新型的連接器10的一較佳實施例,該連接器10的功用為:連接軟排線或是軟性電路板等軟性插入件20(請參考圖5)。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慶良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慶良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20177269.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