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定時早餐機無效
| 申請號: | 200920176985.8 | 申請日: | 2009-09-2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536992U | 公開(公告)日: | 2010-08-04 |
| 發明(設計)人: | 陳客松 | 申請(專利權)人: | 電子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A47J27/12 | 分類號: | A47J27/12;A47J27/00 |
| 代理公司: | 電子科技大學專利中心 51203 | 代理人: | 葛啟函 |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定時 早餐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家電領域,涉及一種半自動定時制作傳統早餐的機電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現代生活節奏的加快,不論是農村上學的孩子還是城市里忙碌的上班族,都有起床后立即有現成的早餐可用的愿望,因此如何快速制作早餐成為很多家庭關心的問題,各種自動早餐機也應運而生,如申請號為200710066855.4公開了一種可煮咖啡烤面包的自動家用早餐機;申請號為200710029278.1公開了一種定時煮湯/粥的電飯煲及其烹飪方法;申請號為200410079096.1公開了一種自動定時煮飯煮粥機。
對中國的一般家庭而言,傳統的早餐就是粥、包子饅頭和蛋等。煮蛋和蒸饅頭可以用一路時控器和一個普通的電飯鍋來解決,而煮粥則需要在定時器打開加料裝置時實現洗米并和煮粥的水混合,才是模擬人工操作的正常操作步驟。采用何種技術方案實現定時自動洗米添米是重要的關鍵技術,經過檢索可以發現,現有的專利技術雖然有可用于自動早餐機的定時加料的機電裝置,譬如申請號為03129548.7公開的自動早餐機中的組合式電動下料及攪拌裝置,它采用了大齒輪、振動器和電動球閥等部件,顯得結構復雜,使用的零配件較多,制作工藝要求和成本較高,不利于市場推廣,其工作的可靠性有待檢驗。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操作方便、快捷、成本相對低廉的整體式半自動傳統早餐制作裝置。使用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定時早餐機準備早餐時,只需在睡前手工操作少許動作,其余操作均由定時早餐機利用人們睡眠的時間自動完成,早上起床即可使用。利用本實用新型可大量節省早餐制備的時間,提高生活效率,減輕繁瑣的家務勞動。
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如下:
定時早餐機,如圖1所示,包括可編程多通道時控器、洗米加米機電裝置、煲粥電飯鍋和蒸煮電飯鍋。
所述洗米加米機電裝置如圖2所示,包括支架1、米倉10、米倉支撐機構、米倉翻轉機構、米倉給水機構、米倉排水機構和攪拌機構。所述米倉10為一圓形杯狀容器,其底部具有一個排水孔。所述米倉支撐機構包括底座6、三根米倉支撐柱4和一根米倉支撐軸8;其中底座6固定于支架1的底部,三根米倉支撐柱4均固定于底座6上且呈三角形分布,第一米倉支撐柱和第二米倉支撐柱高度相等,第三米倉支撐柱高度低于第一、二米倉支撐柱,米倉支撐軸8的兩端分別與第一米倉支撐柱和第二米倉支撐柱的頂端相連;米倉支撐軸8同時固定于米倉10外圓形底部并靠近邊緣的位置,米倉10能夠依靠第三支撐柱的頂點和米倉支撐軸8共同構成的點和面的支撐作用靜置于米倉支撐機構上并能夠繞米倉支撐軸8翻轉。所述米倉翻轉機構包括一根硬質米倉連桿11、一根柔性拉繩14和一個步進電機15;硬質米倉連桿11一部份固定于米倉10外底部,另一端漏在米倉底部圓周之外;柔性拉繩14一端與硬質連桿11相連、另一端與步進電機15的轉子相連;步進電極15固定在支架1的上方,步進電極15的高度高于米倉10頂部。所述攪拌機構由固定板12、洗米電機13和攪拌器構成,洗米電機13通過固定板12固定于米倉頂部,攪拌器與洗米電機13的轉子相連并伸入米倉10內部。所述米倉給水機構位于米倉上方,由進水管2和進水電磁閥3構成,洗米用水能夠通過進水管和進水電磁閥進入米倉內。所述米倉排水機構由排水管5和排水電磁閥7構成,排水電磁閥7安裝于米倉10底部并與米倉底部的排水孔相通,米倉內部的誰能夠通過排水孔、排水電磁閥7和排水管5排除米倉之外。
所述煲粥電飯鍋用于煲粥,可采用無鍋蓋的普通電飯鍋;也可采用分體式電飯鍋,分體式電飯鍋無鍋蓋且加熱盤和鍋體分離,方便添米和取下清洗。
所述蒸煮電飯鍋用于蒸煮食物。
所述可編程多通道時控器是整個定時早餐機的工作時序控制中心,為所述洗米加米機電裝置提供時控電源和控制信號,同時為所述煲粥電飯鍋和所述蒸煮電飯鍋提供時控電源。
所述可編程多通道時控器可具有控制及顯示面板,通過控制和顯示面板能夠方便地設置和更改控制洗米加米機電裝置、煲粥電飯鍋和蒸煮電飯鍋的上電和斷電時刻。
洗米加米機電裝置中,第一、二米倉支撐柱頂部可安裝旋轉軸承9,米倉支撐軸8的兩端分別通過旋轉軸承8與第一、二米倉支撐柱滾動連接;第一、二米倉支撐柱頂部也可具有圓弧形凹槽,米倉支撐軸8的兩端分別位于第一、二米倉支撐柱的頂部凹槽中,米倉支撐軸8與第一米倉支撐柱和第二米倉支撐柱的頂端相連的方式為滑動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電子科技大學,未經電子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20176985.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