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錨桿新型導向器有效
| 申請號: | 200920176947.2 | 申請日: | 2009-09-2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512799U | 公開(公告)日: | 2010-06-23 |
| 發明(設計)人: | 車忠祥;楊中波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冶實久建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2D17/20 | 分類號: | E02D17/20;E02D5/74 |
| 代理公司: | 成都惠迪專利事務所 51215 | 代理人: | 梁田;譚新民 |
| 地址: | 617000 ***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新型 導向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錨桿新型導向器。
背景技術
在現有的建筑邊坡(含人工邊坡和自然邊坡)錨桿擋墻施工過程中,錨桿的隔離架多采用船型支架的形式。這種形式的隔離架存在的不足是錨桿在插筋的過程中,隔離架與錨孔壁接觸面積小,不能最大限度的在錨孔中托起錨桿桿體,錨桿在孔中不能居中,灌漿后桿體保護層厚度不均勻。從而導致錨桿受力不均勻,桿體鋼筋易發生銹蝕。當采用環型隔離架時,錨桿鋼筋在插入時阻力增大,插筋困難。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與缺陷,提供了一種錨桿新型導向器,在插入錨桿之前事先將該錨桿新型導向器插入錨孔中,能很好的減小環型隔離架與錨孔孔壁間的摩擦力,解決了錨桿鋼筋插入困難的問題,保證錨桿桿體的居中,受力均勻,防止錨桿鋼筋銹蝕;且本實用新型可以重復利用,從而降低了施工成本。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錨桿新型導向器,主要由若干塊依次相連的弧形板構成,弧形板對應的圓心角a≤180°,所述相鄰兩塊弧形板開口方向相同且鉚接在一起。
所述相鄰兩塊弧形板通過鉚接的方式連接在一起,此種結構便于弧形板的拆裝,降低了工人的工作量。
出于節省材料和安裝方便的角度考慮,弧形板對應的圓心角a優先設計為60°。
所述弧形板的厚度為5mm,便于相鄰兩塊弧形板進行鉚接;弧形板的長度為5m,根據不同的錨孔深度選擇適當的弧形板數目,從而可以重復利用弧形板。
所述弧形板為金屬或PVC材料制成。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了一種錨桿新型導向器,在插入錨桿之前事先將該錨桿新型導向器插入錨孔中,能很好的減小環型隔離架與錨孔孔壁間的摩擦力,解決了錨桿鋼筋插入困難的問題,保證錨桿桿體的居中,受力均勻,防止錨桿鋼筋銹蝕;且本實用新型可以重復利用,從而降低了施工成本。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中標記及相應的零部件名稱:1-弧形板;2-鉚栓。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及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地的詳細說明,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不限于此。
實施例:
如圖1所示的一種錨桿新型導向器可知,所述錨桿新型導向器主要由若干塊依次相連的弧形板1構成,弧形板1對應的圓心角a=60°,所述相鄰兩塊弧形板1開口方向相同且鉚接在一起。
為了在使用完畢后可以很方便的將弧形板進行拆卸,進而使得整個導向器可以重復利用,本導向器的弧形板1之間采用鉚接的方式連接在一起,且在鉚接之前需要進行工絲加工出鉚接孔,然后用鉚栓2將弧形板1鉚接在一起。
本實用新型的加工過程為:為了取料方便,減小加工成本,弧形板1采用壁厚5mm、外徑比錨孔直徑小10mm、內徑稍大于錨桿外徑的鋼管或PVC管鋸開制作而成,每塊弧形板1的長度控制在5m,相鄰兩塊弧形板1之間通過鉚栓2鉚接在一起,在鉚接之前進行工絲加工出鉚接孔,直到鉚接在一起的弧形板1總長度達到錨孔深度為止。
本實用新型應用到建筑領域中的具體過程為:首先運用傳統工藝加工出錨孔;然后在錨孔內插入導向器;導向器插入完畢以后,插入錨桿;錨桿完全插入錨孔后,抽出導向器,在抽出過程中,將導向器旋轉偏離孔底部,以便于拔出;導向器完全抽出以后,按照正常程序進入下一道工序。
如上所述,便可較好的實現本實用新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冶實久建設有限公司,未經中冶實久建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20176947.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