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預制鋼筋混凝土管線溝無效
| 申請號: | 200920174787.8 | 申請日: | 2009-09-3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521712U | 公開(公告)日: | 2010-07-07 |
| 發明(設計)人: | 謝良波;徐同彪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太建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L1/028 | 分類號: | F16L1/02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065000***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預制 鋼筋混凝土 管線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建筑施工預制鋼筋混凝土管線溝。
背景技術
隨著我國對外開放和招商引資的逐步深入,我國經濟突飛猛進,全國各地工業園區日益增加,各沿海城市外商投資建廠開發活躍,所以沿海城市建設用地顯得尤為緊缺,為了滿足社會發展的需求,填海建廠已逐步盛行。因此,在沿海地區施工解決地下水位高、土質軟弱(邊遠地區建材缺泛等問題)是施工中的難題。既要保障工期,又要確保施工質量和安全,如何緩解沿海及邊遠地區施工環境條件差這一難題,這就需要新工藝和新技術來解決。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種新型建筑施工預制鋼筋混凝土管線溝,具有操作簡單、方便,節省工時,施工質量好的特點。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這種預制鋼筋混凝土管線溝,其改進之處在于:管線溝四角處各預留一穿線通孔,在管線溝兩側穿線通孔位置處各開一個溝外安裝槽孔,管線溝之間通過連接構件進行張拉連接,管線溝底部一側開排水槽,管線溝之間企口連接。
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的穿線通孔貫穿整個管線溝,在穿線通孔內穿鋼絞線至溝外安裝槽孔處。
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的溝外安裝槽孔位于管線溝兩側穿線孔位置處,上下各一個,其位置對稱。
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的連接構件包括錐形套筒、鋼絞線和密封橡膠圈;
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的企口連接處安裝橡膠密封圈。
本實用新型預制鋼筋混凝土管線溝具有以下幾個特點:①該預制鋼筋混凝土管線溝構件拼接部位,采用軟連接接頭密封膠條和鋼絞線套筒張拉連接等新技術,為管線溝施工提供了新的施工工藝。②避免了現場混凝土澆注,加快了施工進度,提高了文明施工水平,保證了工程質量和安全。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管線溝的側視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管線溝的剖視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管線通孔的放大圖;
圖中各標號表示為:
1.溝外安裝槽孔;2.穿線通孔;3.企口連接處;4.管線溝;5.排水槽;6.φ16鋼筋吊環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1、用汽車吊從預制鋼筋混凝土管線溝4的一端向另一端開始就位安裝,預制鋼筋混凝土管線溝4上的兩道線與地梁上軸線對準后,慢慢降落放好,取下索具。
2、將安放好的預制鋼筋混凝土管線溝4,用水平儀抄平,使預制鋼筋混凝土管線溝4處于水平坡向位置。
3、然后安裝自粘式橡膠密封條,邊粘邊壓,使之牢固粘在企口中。
4、按上述要求吊安裝第一節預制鋼筋混凝土管線溝,并調平校正好,再安第二節預制鋼筋混凝土管線溝。
5、張拉預應力筋固定預制鋼筋混凝土管線溝。
1)安裝鋼絞線:在預制鋼筋混凝土管線溝(兩節對口處)穿線通孔2內穿鋼絞線至溝外安裝槽孔1處出來。
2)套筒安裝:在四根鋼絞線兩頭安裝錐型張拉套筒。
3)安裝卡具:將液壓管和張拉卡具,在鋼絞線的一頭卡牢固定于預制鋼筋混凝土管線溝的預定卡槽位置處。
4)張拉:啟動電動機,開始張拉,使預制鋼筋混凝土管線溝緩慢靠近,當兩節預制鋼筋混凝土管線溝對口處擠壓嚴緊后停機,將卡具松開,然后用手提砂輪機(或鋼筋剪剪掉)把鋼絞線頭打磨平。
6、張拉孔及接頭內外處理。
1)預應力孔道灌漿
①預應力筋張拉完成驗收合格后,選用壓力為0.8-1.2Mpa壓力的電動灌漿泥漿中摻加10%左右的UEA微膨脹劑),采用純水泥漿,32.5MPa以上普通硅酸鹽水泥,水灰比為0.4-0.45之間,水泥漿的抗壓強度不應低于30N/mm2。
③預應力筋張拉完后應盡早進行孔道灌漿,以減少預應為損失。灌漿壓力一般為0.4~0.6MPa。
④灌漿順序應先下后上,避免上層孔道漏漿把下層孔道堵住,待排氣孔冒出濃漿后,即堵死排氣孔,再壓漿至0.6MPa,保持1~2min后,即可堵塞灌漿孔。
⑤灌漿時預應力筋兩端閥門均打開,一端加壓灌漿,觀察另端出漿情況。每一孔道灌漿應一次完成,應作好漿體的攪拌工作,及時往水泥漿槽中補充漿體,灌漿應緩慢均勻地進行,防止中間停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太建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太建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20174787.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顯示器的支撐組件
- 下一篇:迷宮式減壓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