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甚低頻全閃電定位系統有效
申請號: | 200920172912.1 | 申請日: | 2009-08-12 |
公開(公告)號: | CN201788276U | 公開(公告)日: | 2011-04-06 |
發明(設計)人: | 張義軍;董萬勝;王濤;劉恒毅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 |
主分類號: | G01S5/16 | 分類號: | G01S5/16;G01R29/08;G01W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胡小永 |
地址: | 100081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甚低頻 閃電 定位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氣象觀測設備,具體涉及甚低頻全閃電定位系統。?
背景技術
閃電是嚴重的自然災害之一,可引起森林和油庫火災、造成供電及通訊信息系統故障或損壞,對航天航空、礦山及一些重要而敏感的高技術裝備等具有重大威脅。八十年代以后,閃電引起的危害顯著增加,特別是與高新技術關系密切的領域,如航空航天、國防、通訊、電力、計算機、電子工業等由于廣泛應用對閃電電磁干擾極為敏感的大規模及超大規模集成電路致使遭雷擊的幾率大大增加;據保守估計,我國每年因雷害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超過數億元,而由此造成的間接經濟損失和影響難以估計,由于其成災迅速而給其研究、預報和防治帶來了極大的困難。現有技術中多注意地閃回擊探測,還沒有有效的可用于云內閃電活動探測的技術和閃電放電事件識別方法。?
而閃電探測和定位系統能對雷電活動進行預警,從而減小閃電所導致的有害影響。由于閃電定位系統能夠不間斷地監測“地閃”和“云閃”時空演變,所以這些系統也可用于確定一個指定區域內發生閃電的數量,以及放電參數的統計特征,因此發展閃電探測技術和預警預報方法是當前非常迫切的任務。?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的缺陷,設計一種甚低頻全閃電定位系統,該系統通過軟件設計的浮動觸發電平,連續捕獲記錄閃電脈沖波形而無死時間。該系統即可用于確定一個指定區域內發生閃電的數量,以及放電參數的統計特征,用于雷電活動進行預警,?也可用于閃電機理的科學研究。?
也可用于閃電機理的科學研究。?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采用一種甚低頻全閃電定位系統,該系統包括至少四個閃電定位監測站點,所述閃電定位監測站點內設有甚低頻閃電輻射接收機、GPS接收機、計算機。所述數據采集卡設置在所述計算機內;所述甚低頻閃電輻射接收機與所述計算機相連,用于探測閃電產生的瞬態電場變化,并將閃電瞬態電場變化信號傳送給所述計算機;所述GPS接收機與所述計算機相連,用于采樣頻率校正,輸出準確的頻率信號,同時也向系統提供精確的時間基準。?
其中,所述甚低頻閃電輻射接收機包括依次連接的接收天線、積分放大器、濾波器、驅動輸出電路,模/數轉換電路及記錄設備。?
其中,所述計算機內設有所述數據采集卡及數據處理軟件。?
其中,所述GPS接收機(模塊)設置與所述甚低頻閃電輻射接收機在所述計算機內。所述GPS接收機(模塊)用于采樣頻率校正,輸出準確的頻率信號,同時也向系統提供精確的時間基準。?
其中,所述甚低頻閃電輻射接收機設置在室外的玻璃鋼防護罩內。?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和有益效果在于:在上述硬件與軟件的配合下,該系統可用于確定一個指定區域內發生閃電的數量、位置、閃電放電類型、以及相應放電參數的統計特征,并能對雷電活動進行預警。?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甚低頻全閃電定位系統框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甚低頻全閃電定位系統中甚低頻閃電輻射接收機系統框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甚低頻全閃電定位系統中甚低頻閃電輻射接收機的防護罩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甚低頻全閃電定位系統中存儲程序框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甚低頻全閃電定位系統中數據采集方式原理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描述。以下實施例僅用于更加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不能以此來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如附圖1至圖5所示,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的技術方案是:?
如附圖1所示一種甚低頻全閃電定位系統,該系統包括至少四個閃電定位監測站點,所述閃電定位監測站點內設有甚低頻閃電輻射接收機(圖中的探頭)、計算機、GPS接收機。所述站點利用GPS接收機提供的精確時鐘,得到閃電電場變化脈沖到達各站點的時間,并記錄閃電快電場變化波形,通過計算機對所獲數據進行初步的處理,通過互聯網將數據實時發送到用于分析、處理所述脈沖的計算機,通過專用軟件對閃電放電事件進行定位、放電類型識別、統計處理多種放電參數。?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未經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20172912.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內河船舶的數字雷達導航避碰裝置
- 下一篇:鋰電池電量檢測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