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換向側隙小的內花鍵雙蝸桿傳動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0920172171.7 | 申請日: | 2009-05-1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412478Y | 公開(公告)日: | 2010-02-24 |
| 發明(設計)人: | 田啟宏;李國慶;許洪 | 申請(專利權)人: | 馬鞍山友邦重工機械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H1/16 | 分類號: | F16H1/16;F16H19/04;F16H57/12 |
| 代理公司: | 馬鞍山市金橋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奚志鵬 |
| 地址: | 243100安徽省馬鞍山市當涂***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換向 側隙小 花鍵 蝸桿 傳動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機械傳動裝置,尤其是涉及一種雙蝸桿傳動裝置。
背景技術
大型機床傳動中,如龍門刨等的工作臺傳動均采用大模數蝸桿、齒條傳動副傳動;這樣存在:工作臺在換向即逆程運行時,由于蝸桿與齒條之間嚙合的間隙而帶來一定程度換向沖擊而導致機床工作臺運行的平穩性受到影響,降低蝸桿的使用壽命。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換向側隙小的內花鍵雙蝸桿傳動裝置,有效地減少蝸桿與齒條之間換向運行時的間隙,減少工作臺換向運行時的沖擊,提高工作臺運行的平穩性,提高蝸桿的使用壽命。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來實現的:一種換向側隙小的內花鍵雙蝸桿傳動裝置,包括蝸桿、齒條傳動副,其特征是:蝸桿、齒條傳動副主要由帶內花鍵的蝸桿I、蝸桿II和齒條組成,在蝸桿I與蝸桿II之間安裝依次相抵靠的碟形彈簧并使各碟形彈簧受預緊力變形后的總厚度L與蝸桿I與蝸桿II之間預設的間隙相同,安裝時,將蝸桿I、各碟形彈簧、蝸桿II依次滑動安裝在花鍵軸上,并用鎖緊螺母按預緊力鎖緊,使其中一段蝸桿如蝸桿I與齒條緊密嚙合,則另一段蝸桿如蝸桿II與齒條的齒側的間隙就是返程的間隙。比原來蝸桿與齒條的嚙合間隙減少了一半;當工作臺向一個方向運行時,蝸桿I或蝸桿II只有一個傳動,其中有一個蝸桿與齒條齒側留有間隙,是不參加傳動的;到返程后,剛才承擔傳動的蝸桿變成與齒條齒側留有間隙,不嚙合傳動,另一個蝸桿傳動,這樣,在正、反向傳動中,各由兩個蝸桿I、II中的一個分別輪流承擔;這樣一來,換向運行時,嚙合間隙減少了一半,就減小了工作臺換向時的沖擊,提高了工作臺運行的平穩性;同時蝸桿I和蝸桿II在往返傳動中,各只有一個蝸桿輪流與齒條嚙合傳動,提高了蝸桿的使用壽命。
本實用新型所提出的換向側隙小的內花鍵雙蝸桿傳動裝置,結構合理,使用方便,提高了工作臺運行的平穩性,提高了蝸桿的使用壽命。
現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所提出的換向側隙小的內花鍵雙蝸桿傳動裝置作進一步的說明。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所提出的換向側隙小的內花鍵雙蝸桿傳動裝置的主視帶局部剖示意圖。
圖1中:1、蝸桿I??2、蝸桿II??3、齒條??4、碟形彈簧
具體實施方式
從圖1中可以看出:一種換向側隙小的內花鍵雙蝸桿傳動裝置,包括蝸桿、齒條傳動副,其特征是:蝸桿、齒條傳動副主要由帶內花鍵的蝸桿I1、蝸桿II2和齒條3組成,在蝸桿I1與蝸桿II2之間依次安裝相抵靠的碟形彈簧4并使各碟形彈簧4受預緊力變形后的總厚度L與蝸桿I1與蝸桿II2之間預設的間隙相同;安裝時,將蝸桿I1、各碟形彈簧4、蝸桿II2依次滑動安裝在花鍵軸上,并用鎖緊螺母按預緊力鎖緊,使其中一段蝸桿如蝸桿I1與齒條3緊密嚙合,則另一段蝸桿如蝸桿II2與齒條3的齒側的間隙就是返程的間隙;比原來蝸桿與齒條的嚙合間隙減少了一半;當工作臺向一個方向運行時,蝸桿I1或蝸桿II2中只有一個傳動,其中有一個蝸桿與齒條3的齒側留有間隙,是不參加傳動的;到返程時,剛才承擔傳動的蝸桿變成與齒條3的齒側留有間隙,不嚙合傳動,由另一個蝸桿傳動,這樣,在正、反向傳動中,各由兩個蝸桿中的一個分別輪流承擔;這樣一來,換向運行時,嚙合間隙減少了一半,就減小了工作臺換向時的沖擊,提高了工作臺運行的平穩性;同時蝸桿I1和蝸桿II2在往返傳動中,各只有一個蝸桿輪流與齒條3嚙合傳動,提高了蝸桿的使用壽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馬鞍山友邦重工機械有限公司,未經馬鞍山友邦重工機械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20172171.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自適應導頻和數據碼元估計
- 下一篇:用于管理通信設備的通信組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