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具有網狀結構的管束式穿孔板共振吸聲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0920170459.0 | 申請日: | 2009-08-0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503697U | 公開(公告)日: | 2010-06-09 |
| 發明(設計)人: | 呂亞東;張倩;楊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聲學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G10K11/172 | 分類號: | G10K11/17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法思騰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318 | 代理人: | 楊小蓉 |
| 地址: | 100190 北京市海淀***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具有 網狀結構 管束 穿孔 共振 吸聲 裝置 | ||
1.一種具有網狀結構的管束式穿孔板共振吸聲裝置,包括由穿孔板(1)、背板(2)和側板(3)組成封閉空腔,其特征在于:還包括N根管子組成主管束(6),所述的主管束(6)置于所述封閉空腔內,該主管束(6)的一端為開口或封閉,直接放置在封閉的空腔內,該主管束(6)的另一端通過穿孔板(1)上的孔洞(5)插入并連接于穿孔板(1)上;主管束(6)的每一根管子上分布有M個孔洞,所述的孔洞為第一節點(8),所述的第一節點(8)的位置在主管束(6)的每一根管子上的任何部位,或者在每一根管子的末端部分;所述的任意兩個第一節點(8)之間用第一鏈管束(7)建立聯接,所述的第一鏈管束(7)的兩端都連通在第一節點(8)上;鏈管束上也分布有M′個第二節點(8′),所述的第二節點(8′)上連通所述的第二鏈管束(7′),所述的第二鏈管束(7′)的兩端都連通在第二節點(8′)上;所述的第一節點(8)和第二節點(8′)之間也用第三鏈管束(7″)建立連接,所述的第三鏈管束(7″)的一端連通第一節點(8),另一端連通第二節點(8′);所述的第一鏈管束(7)、第二鏈管束(7′)和第三鏈管束(7″)統稱為鏈管束;分布在主管束(6)上的節點就是第一節點(8),分布在鏈管束上的節點就是第二節點(8′);所述的主管束(6)、第一鏈管束(7)、第二鏈管束(7′)和第三鏈管束(7″)通過所述的第一節點(8)和第二節點(8′)管束形成網狀結構。
2.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網狀結構的管束式穿孔板共振吸聲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鏈管束(7)的兩端分別連通在兩根主管束(6)上的第一節點(8)上,或分別連通在同一根主管束(6)的兩個第一節點(8)上,或兩端都連通在同一個第一節點(8)上;所述的第二鏈管束(7′)的兩端分別連通在所述的第一鏈管束(7)上的兩個第二節點(8′)上,或兩端都連通在同一個第二節點(8′)上;所述的第三鏈管束(7″)的一端連通第一節點(8),另一端連通第二節點(8′)。
3.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網狀結構的管束式穿孔板共振吸聲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由穿孔板(1)、背板(2)和側板(3)組成的封閉空腔的腔深D為10~1500mm。
4.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網狀結構的管束式穿孔板共振吸聲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N等于或小于所述的孔洞(5)個數;所述的M或M′是大于或等于1的正整數。
5.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網狀結構的管束式穿孔板共振吸聲裝置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孔板(1)為鐵板、鋼板、銅板、不銹鋼板、鋁板、塑料板、玻璃板、PVC板、PE板或木板。
6.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網狀結構的管束式穿孔板共振吸聲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孔板(1)的厚度t為0.5~10mm;孔洞(5)的穿孔率σ為0.1%~30%。
7.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網狀結構的管束式穿孔板共振吸聲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孔板(1)上的孔洞(5)的排列方式為規則的三角形排列或正方形排列方式,或采用非規則排列方式,所述孔洞(5)的孔徑d為0.1~5mm。
8.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網狀結構的管束式穿孔板共振吸聲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管束(6)、第一鏈管束(7)、第二鏈管束(7′)和第三鏈管束(7″)為金屬管、玻璃管、陶瓷管、橡膠管或塑料管;其中,所述的主管束(6)、第一鏈管束(7)、第二鏈管束(7′)和第三鏈管束(7″)采用相同材料,或采用不同材料。
9.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網狀結構的管束式穿孔板共振吸聲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管束(6)長度l<腔深D或l>>腔深D;直徑為0.1~5mm;
所述的第一鏈管束(7)長度l<腔深D或l>>腔深D,直徑為0.1~5mm;
所述的第二鏈管束(7′)長度l<腔深D或l>>腔深D,直徑為0.1~5mm;
所述的第三鏈管束(7″)長度l<腔深D或l>>腔深D,直徑為0.1~5mm。
10.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網狀結構的管束式穿孔板共振吸聲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管束(6)與穿孔板(1)的連接方式、第一鏈管束(7)與第一節點(8)相連方式、第二鏈管束(7′)與第二節點(8′)相連方式、第三鏈管束(7″)與第一節點(8)相連方式和該鏈管束(7″)與第二節點(8′)相連方式為粘接、焊接、螺紋連接、一次注塑成型、通過一個過渡接頭(4)或多通接頭(9)安裝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聲學研究所,未經中國科學院聲學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20170459.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