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折疊式電動腳踏車的隱藏式電池盒結構無效
| 申請號: | 200920168280.1 | 申請日: | 2009-09-0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506427U | 公開(公告)日: | 2010-06-16 |
| 發明(設計)人: | 巫堯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巫堯明 |
| 主分類號: | B62K15/00 | 分類號: | B62K15/00;B62K11/00;B60K1/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龍寰宇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孫皓晨 |
| 地址: | 中國臺***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折疊式 電動 腳踏車 隱藏 電池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動腳踏車,特別涉及一種折疊式電動腳踏車的隱藏式電池盒結構,其是以一電池匣藏匿于滑槽內,以其前段卡鈕彈卡至或壓退出相對的通孔來控制定位及卸換,且軸翻前折桿使折框罩覆于后折桿前端及運用T字栓及扣板來栓插定位及扣壓固定結合成直桿體,或者,反向操作而成折桿體,使電動腳踏車的組立及折疊更加便捷,更可達到隱藏電池的效果。
背景技術
一般折疊式電動腳踏車大多是將儲能電池構設在其外部顯而易見的地方,如椅座下方或腳踏軸部或后座下方等處,除了在外觀上顯得笨重外,在折疊的造型上也必須考慮該儲能電池裝置而造成設計結構復雜化,甚至,較簡單化的折疊設計僅能縮短其整體的部分長度,無法達到二者兼顧的方法。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折疊式電動腳踏車的隱藏式電池盒結構;其能夠隱藏電動腳踏車所需的電力來源,更有簡便的折疊設計結構
本實用新型的次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折疊式電動腳踏車的隱藏式電池盒結構;其中,在不使用電池匣的狀況下,電動腳踏車可進行組立與折疊,在外觀造型上更為大眾所容易接受,特別是針對青少年的觀點來看,提供了廣泛年齡層使用的實際效益。
為達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一種折疊式電動腳踏車的隱藏式電池盒結構,其包含:
一折疊桿體,分為前折桿與后折桿兩主體;該前折桿的前端與控制桿軸接,該前折桿的內部設成一中空開口滑槽,且在該前折桿的前段預設位置至少一側開設一通孔,該前折桿的后端則沿周邊伸設一折框,且在該折框的上、下兩端邊更延設出一段在縱向一側設有兩軸孔而與后折桿前端對應該側的單軸槽樞接,并在在該折框的另一側底端開設一栓孔及中段位置開設一扣槽,而后折桿前端另一側銜設的雙軸槽,在該雙軸槽上穿設有T字栓及扣板,且該后折桿的前端中央裝設一彈性電極直接鏈接于控制電路上,其后端則與座桿接合;
一電池匣,其前段設有至少一個卡鈕恰與通孔位置相對,并在末端設有電源電極,該卡鈕內設一彈簧。
按壓電池匣前段的卡鈕并置入滑槽內,滑推該電池匣向內深入,該卡鈕受彈簧的恢復力復位而彈卡至相對的通孔中定位,以兩軸孔與單軸槽樞設為樞軸翻折前折桿,折框罩覆于后折桿前端,另一側雙軸槽上穿設的T字栓向下插入栓孔定位,繼而軸轉該T字栓使扣板跨越扣槽,進而按壓該扣板迫使前折桿末端與后折桿前端緊密連結固定住,同時,該電池匣尾端的電源電極與彈性電極穩定接觸導通;要折收電動腳踏車時,反向操作前述步驟,扳轉扣板使前折桿末端與后折桿前端松脫,軸轉T字栓使該扣板跨越扣槽并向上脫離栓孔,同時,電池匣尾端的電源電極與彈性電極為非接觸狀態,翻折該前折桿折疊于該后折桿的一側,以提供隱藏電動腳踏車所需的電力來源,更有簡便的折疊設計結構。
因此,憑借電池匣前段的卡鈕受彈簧的彈性恢復力可彈卡至或壓退出相對的通孔而有滑置固定及按壓取出的作用,并以軸孔與單軸槽樞接為軸心折翻前折桿,促使折框罩覆于后折桿前端面上,并由T字栓栓插定位及扣板扣壓固定而成直桿體,且可反向操作予以分開而成折桿體,具有折疊便捷、隱藏電池的優點。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電池匣置入折疊桿體的立體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電池匣取出折疊桿體的立體圖;
圖3A~圖3E為本實用新型使用狀態的示意圖;
圖4A~圖4B為本實用新型電池匣置入滑槽的剖面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電池匣與滑槽的相關位置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折疊式電動腳踏車的立體圖。
附圖標記說明:2-折疊桿體;21-前折桿;211-滑槽;2111-通孔;212-折框;2121-軸孔;2122-栓孔;2123-扣槽;22-后折桿;221-單軸槽;222-雙軸槽;223-T字栓;2231-扣板;224-彈性電極;3-電池匣;31-電源電極;32-卡鈕;321-彈簧;A-電動腳踏車;A1-控制桿;A2-座桿。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巫堯明,未經巫堯明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20168280.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