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新型防風雨傘無效
| 申請號: | 200920167426.0 | 申請日: | 2009-07-2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550731U | 公開(公告)日: | 2010-08-18 |
| 發明(設計)人: | 黃密昆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安達思維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45B25/18 | 分類號: | A45B25/18;A45B25/2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032 北京市朝陽***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新型 防風 雨傘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雨具,具體是指新型防風雨傘。
背景技術
傳統的防風雨傘,其傘面都是做成向下彎的弧形狀,如圖1所示,且整個傘的骨架均相同,成對稱設置,以便于雨水流落地面,同時也能體現其外觀的美觀。但是,此結構的防風雨傘在使用時,前面容易擋住人們的視線,且由于其向下彎的弧形狀,使得空氣流動不佳,特別是當將傳統的防風雨傘用于用于自行車或摩托車上的遮陽或雨用具時,其就顯得過于狹小,在自行車或摩托車后座上的人就遮不到。因此本申請人,針對上述傳統防風雨傘的不足,研發了如下新的本實用新型。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使用方便、防風遮雨效果更佳的新型防風雨傘。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解決方案是:
一種新型防風雨傘,包括傘桿、傘骨套、拉骨、傘面支撐骨、傘面,采用不對稱的傘面設計,傘面呈前短后長,由多塊大小不一的非對稱面積構成,所述傘面的最前端的一塊面積最小,其傘面支撐骨的長度亦呈最短,依傘面最前端的最小塊部分,順時針依次增大面積,其傘面支撐骨的長度變長,于傘面最后端的一塊傘面支撐骨的長度為最長,傘面向后形成加長塊;依最長的傘面支撐骨后的傘面支撐骨順時針漸縮短。
傘面前段距傘桿距離比傘面后段距傘桿距離短,前端與傘桿形成的夾角角度約為60~65度,后端與傘桿形成的夾角角度約為70~80度。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實用新型防風雨傘突破傳統雨傘的外形,其空氣動力學性能好,采用有效降低風阻的傘面角度設計,不對稱的設計使其形狀既可以很好的照顧好背部,避免背部淋濕;又可以比普通雨傘提高了前面的視線條件。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附圖說明
圖1為傳統傘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傘面仰視圖;
圖4-5為本實用新型收折狀態示意圖。
圖號說明:
1傘面????????2傘桿????????11傘面支撐骨
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新型防風雨傘,采用不對稱的傘面設計,如圖2所示,包括傘桿2、傘骨套、拉骨、傘面支撐骨11、傘面1,傘面1呈前短后長,由八塊大小不一的非對稱面積構成,如圖3所示,所述傘面1的最前端的一塊面積最小,其傘面支撐骨11的長度亦呈最短,依傘面1最前端的最小塊部分,順時針依次增大面積,其傘面支撐骨11的長度亦變長,于傘面1最后端的一塊傘面支撐骨11’的長度為最長,如此傘面1向后形成加長塊;依最長的傘面支撐骨11’后的傘面支撐骨11又順時針漸縮短,上述結構使傘面1形成前寬、前短向后加長的形狀。本實用新型傘桿2的結構設計與傳統傘桿相同。以傘桿2為中心,傘面前段距傘桿距離比傘面后段距傘桿距離短,前端與傘桿形成的夾角角度約為60~65度,后端與傘桿形成的夾角角度約為70~80度。
本實用新型防風雨傘突破傳統雨傘的外形,其空氣動力學性能好,采用有效降低風阻的傘面角度設計,不對稱的設計使其形狀既可以很好的照顧好背部,避免背部淋濕;又可以比普通雨傘提高了前面的視線條件。本實用新型防風雨傘其收折后體積很輕小,如圖4所示;亦可完全收折起來,如圖5所示,方便攜帶。
新型防風雨傘使用時,氣流從前端上升,從后端下降,前端投影面積小于后端,同樣的速度,同樣的氣體,迎風面積越大則空氣阻力越大,因此,前端空氣阻力小于后端,氣流流通更通暢,而后端面積大,氣流流過增加氣壓,使得下壓力增強,通過力增強,這樣便可避免傘尾發飄,造成兜風現象。
上述本實用新型還可將防風雨傘固定在自行車之類的作為防曬擋雨用,而且前后座的人都可遮到。
以上實施例僅供說明本實用新型之用,而非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有關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圍的情況下,還可以作出各種變換或變化。因此,所有等同的技術方案也應該屬于本實用新型的范疇,應由各權利要求限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安達思維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未經北京安達思維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20167426.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