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三水凈化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0920164390.0 | 申請日: | 2009-07-0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470196U | 公開(公告)日: | 2010-05-19 |
| 發明(設計)人: | 李日德 | 申請(專利權)人: | 李日德 |
| 主分類號: | B01D29/33 | 分類號: | B01D29/33;B01D29/66;B01D29/5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37000 *** | 國省代碼: | 江西;36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三水 凈化 裝置 | ||
所屬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處理各種污水、廢水、中水的凈化裝置,尤其是涉及一種水處理循環使用的三水凈化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水處理方法有物理的、化學的、厭氧的、靜電等各種方法,但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缺點;就是投資大,運行費用高,結構復雜,效果一般。在我國人多地少,資不足,環境現狀惡化的情況下,開發解決既經濟又環保,節能型的水處理設備是當務之急。
發明內容
為解決以上不足,本發明的目的就提供一種能達到既經濟又環保節能的產品,解決污水、廢水、中水的零排放的三元凈化裝置,該裝置是在國家專利《陶瓷廢水過濾器裝置》(專利號:ZL02277691.5)的原理上加以改進升級,為混凝土陶瓷結構。它由混凝土池壁1、基柱13和固定層板9、10、11及支撐斜板12組成。在固定層板上預留孔,然后套入微孔陶瓷過濾器14,用膠泥沾接固定形成整體,結構簡單,不需維修,運行不需費用,自動反沖不堵塞可長期使用,凈化效果好,操作簡單方便,出水質量穩定,達到污泥處理一步到位。
本實用新型的核心是它由混凝土池壁1、基柱13和固定層板9、10、11及支撐斜板12組成,其特征在于在固定層板9、10、11上預留孔8,然后套入微孔陶瓷過濾器14,用膠泥沾接固定形成整體,設有操作孔2以及固定層板預留孔8,固定在上中下固定層板9、10、11預留孔8中,形成一體,組成了整個混凝土陶瓷結構,進水口3、排放口4、污泥檢修窗7、透明觀察眼18,反沖洗清水補充口6、清水口5都安裝在池壁1左右側面,裝置連接一塊,上水倉15、上固定層板9、中固定層板10、下固定層板11、支撐斜板12以和池壁1及基柱13組成的混凝土結構,在結構中預埋污泥檢修窗7及透明觀察眼18、進水口3、排污口4、清水口5、溢流口19。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技術方案是:三水凈化裝置,是將污水、廢水或中水經進水口進入裝置內的上水倉,經上固定層板預留孔進入微孔陶瓷過濾器內,在裝置上水倉的常壓及清水口排出抽動作用下,經管內壁向外壁自然滲透。污水、廢水或中水中懸浮微粒雜質被阻隔在內壁,逐漸形成顆粒,在重力作用下落入裝置下側的污泥倉,達到固液分離的效果。運行達到飽和后,利用裝置本身進行排污清洗。即達到飽和后,上水倉自然升高,達到溢流口水平,然后關閉進水及出水閥門,然后打開排污口閥門,污泥在重力動力的作用下進入污泥脫水設備,在此過程中裝置內的微孔陶瓷過濾器內表面的污水、廢水或中水懸浮物雜質在重力動力作用下排出,此時,微孔陶瓷過濾器的外表面的清水,通過外表面進入內表面,達到自動反沖清洗效果。排出的污泥雜質直接進入污泥脫水設備處理,不造成二次污染,達到一步到位。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專利人獲得《陶瓷廢水過濾器裝置》專利技術的基礎上(專利號:ZL02277691.5),根據常壓自然凈化原理的成功經驗。解決清洗,反沖洗不足,利用裝置本身自動清洗反沖,污泥脫水一次處理,做到裝置結構簡單,操作方便,不需維修,運行不需費用,出水質量穩定,凈化效果懸浮物達到10mg/L以下,裝置不堵塞可長期使用,達到節能環保。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裝置平面示意圖;圖2-為圖1中A-A橫切面示意圖;圖3-為圖2中B-B縱向切面示意圖。
圖4-左側向示意圖;圖5-右側向示意圖。
圖中1-池壁,2-操作孔,3-進水口,4-排污口,一5清水口,6-反沖洗清水補充口,7-污泥檢修窗,8-固定層板預留孔,9-上固定層板,10-中固定層板,11-下固定層板,12-支撐斜板,13-基柱,14-微孔陶瓷過濾器,15-上水倉,16-清水倉,17-污泥倉,18-透明觀察眼,19-溢流口。
具體實施方式
根據設計圖紙,首先預制好池壁1,然后根據圖1、圖2、圖3、圖4、圖5進行裝備,具體步驟如下:
根據圖1中,本實用新型三水凈化裝置為一個正方形(實際實施中也可設計為圓型、長方形),由四邊池壁1組成。
再根據圖2中,本實用新型三水凈化裝置的池中設有操作孔2以及固定層板預留孔8。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李日德,未經李日德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20164390.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