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設有載藥槽的血管支架無效
| 申請號: | 200920163444.1 | 申請日: | 2009-07-1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469465U | 公開(公告)日: | 2010-05-19 |
| 發明(設計)人: | 郭高東;羅兆坤;張金峰;宮照輝 | 申請(專利權)人: | 日照天一生物醫療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F2/90 | 分類號: | A61F2/90;A61M31/00 |
| 代理公司: | 廣州華進聯合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鄭小粵 |
| 地址: | 276826 山東省日***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設有 載藥槽 血管 支架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在治療心血管疾病的手術中,植入冠狀動脈血管的設有載藥槽的血管支架。
技術背景
冠脈支架植入后約有25%左右的再狹窄,藥物支架的出現把再狹窄的幾率降低到10%以內。目前主流的藥物支架基本采用全包裹結構,即聚合物與藥物的混合物均勻的包裹在支架桿的截面周圍,屬定點給藥方式。在這種方式下,藥物一方面抑制了再狹窄,另一方面也抑制了內皮化,內皮化不充分,使支架表面的聚合物成分與血液接觸而易引發血栓。內皮細胞功能不全,缺乏正常內皮細胞的生物調節功能,使急性、亞急性血栓的出現幾率較裸支架增大,在內皮化不能充分完成時,晚期血栓的幾率也大為增加。全包裹結構的支架內表面有聚合物,支架壓握到球囊上后,在一定條件下,隨時間的推移,聚合物與球囊“混溶”而造成粘連,使球囊在擴張時不能順利與支架脫離接觸。
為解決以上問題,有的公司開發了定點定向釋放藥物的藥物支架。例如,意大利的Sorin支架,其在支架外表面帶斷續槽,藥物裝在槽內,該支架上沒有控制藥物釋放的聚合物。國內專利也公開了幾種刻槽支架的結構,藥物裝載在槽內,定點定向對血管壁釋放藥物;具有這樣結構的藥物支架,可以避免全包裹結構藥物支架的抑制內皮化、內皮化不充分、聚合物與球囊粘連的問題,但因為槽對藥物釋放空間的限制,造成藥物的空間分布不理想,抑制再狹窄的效果不及全包裹結構。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對現有的血管支架的上述不足進行改進;提供一種設有載藥槽的血管支架,本實用新型增加了藥物的釋放空間,改善現有血管支架對藥物釋放空間分布的限制,提高了抑制再狹窄的效果。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設有載藥槽的血管支架,包括多個支撐桿和多個連接桿,所述支撐桿和連接桿沿縱向設置而形成管狀,相鄰所述支撐桿之間通過所述連接桿相連接;所述支撐桿上設有載藥槽,所述載藥槽包括頂部開口,所述載藥槽還包括其與所述支撐桿相交而形成的底面和左右兩個側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桿在所述載藥槽的至少一個側面上開有側面藥物釋放口。
其中,所述支撐桿是由交替設置的上行段和下行段所構成的連續的折線或曲線形狀,所述載藥槽連貫地設置在整個支撐桿上,所述側面藥物釋放口被設置在所述上行段和/或所述下行段上。
同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載藥槽采用連續的彎折形狀,可在減小載藥槽深度的同時獲得相同或更大的載藥量,同時可獲得更大的藥物有效濃度空間。本實用新型的載藥槽設有側面藥物釋放口,從而增加了藥物的釋放空間,改善了藥物的空間分布;在本實用新型中,藥物的空間分布為沿支撐桿外側方向(即緊貼血管壁的一側)的V型空間,和支撐桿的截面方向(即血管橫截面方向)的V型空間,更接近全包裹結構的有效藥物釋放空間,而且該結構的藥物釋放周期長于全包裹結構的藥物釋放周期,有利于降低病變血管的再狹窄的同時并不影響內皮化。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設有載藥槽的血管支架的實施例1的立體示意圖;
圖2是圖1所示的設有載藥槽的血管支架的平面展開圖;
圖3是圖1所示設有載藥槽的血管支架的局部結構示意圖;
圖4是圖3所示的設有載藥槽的血管支架的支撐桿的剖面示意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的設有載藥槽的血管支架的實施例2的局部結構示意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的設有載藥槽的血管支架的實施例3的局部結構示意圖;
附圖中的附圖標號如下:
1支撐桿;2連接桿;3載藥槽;4側面藥物釋放口。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如圖1和圖2所示,在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1中,設有載藥槽的血管支架包括多個支撐桿1和多個連接桿2,支撐桿1和連接桿2沿縱向設置而形成管狀。支撐桿1是由交替設置的上行段和下行段所構成的連續的正弦波形狀,支撐桿的波峰與相鄰支撐桿的波谷通過連接桿2相連接。在整個支撐桿1上,開有連貫的載藥槽3。在載藥槽3中嵌有混合物涂層(混合物包括聚合物與藥物,聚合物用來控制藥物的釋放);這樣載藥槽3可以向支撐桿1的外側方向(即緊貼血管壁的一側)釋放藥物。
如圖3所示,在支撐桿1的上行段和下行段上,載藥槽3的形狀為左右起伏的連續的折線或曲線。與直線形的載藥槽相比,本實施例在相同的情況下可以有更大的載藥量。
如圖4所示,載藥槽3的寬度W為0.06~0.11mm,優選的寬度范圍為0.075~0.095mm;載藥槽3的深度D為0.02~0.08mm,優選的深度范圍為0.045~0.065m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日照天一生物醫療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日照天一生物醫療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20163444.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