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給袋式包裝機的扇形式扎袋機構無效
| 申請?zhí)枺?/td> | 200920162317.X | 申請日: | 2009-06-2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415768Y | 公開(公告)日: | 2010-03-03 |
| 發(fā)明(設計)人: | 蔡建武;蔡旭光;張銀國 | 申請(專利權)人: | 蔡建武 |
| 主分類號: | B65B51/08 | 分類號: | B65B51/08;B65B61/0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25207浙江省瑞安市飛***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袋式包 裝機 形式 機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可以對糖果、藥品、飲料、種子等顆粒狀、塊狀、漿狀或液體狀物料進行自動包裝的給袋式包裝機。
背景技術
現(xiàn)有的給袋式全自動包裝機所使用的包裝袋有普通型四邊封袋、自立袋、拉鏈袋等,通過對該包裝袋(原三邊已封好,只需對開啟的上開口一邊進行熱封)依次進行給袋、夾袋、開啟、充填、熱封、整形到輸出工序來完成所需物料的包裝。其中包裝袋的熱封工序是利用熱封刀對該四邊封袋的上開口進行熱封包裝。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包裝的要求不僅僅只是包裝密封的質(zhì)量,更是有外形美觀的追求,以實現(xiàn)包裝的多樣化,使用細長的彩帶進行扎口包裝也成為一種新的包裝形式、新的時尚。
實用新型內(nèi)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的不足,而提供一種能使用細長的彩帶對四邊封包裝袋進行扎口包裝、包裝袋外形美觀的給袋式包裝機的扇形式扎袋機構。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通過如下技術方案來實現(xiàn):一種給袋式包裝機的扇形式扎袋機構,依次包括彩帶長條輸入裝置、彩帶段條輸出裝置、袋口下扇形式折扎裝置、袋口上扇形式折扎裝置、彩帶扎袋口裝置:
所述的彩帶長條輸入裝置包括傳接輪、輸入輪,輸入輪通過同軸連接的鏈輪與輸帶氣缸相連;所述的彩帶段條輸出裝置包括裁帶氣缸,裁帶氣缸通過連桿與彩帶夾相接,該彩帶夾與彩帶長條輸入裝置的輸入輪相鄰,彩帶夾裝在彩帶夾架上,該彩帶夾架的側(cè)邊裝有裁刀;
所述的袋口下扇形式折扎裝置包括裝在底板上的扎形氣缸,扎形氣缸通過連接板與左滑板相連,左滑板中裝有滑動軸并通過同步帶與同步輪的組合與右滑板相連,右滑板也穿在該滑動軸上,所述的左滑板、右滑板的另一端均穿有滑桿,在該滑桿上、左右滑板之間處裝有下扇形式折扎板,滑桿、滑動軸的兩端分別通過滑桿支承座、滑動軸支承座而裝在底板上,左、右滑板上均裝有限位塊;所述的袋口上扇形式折扎裝置包括與袋口下扇形式折扎裝置的限位塊的上部相接的左、右上滑動板,該左、右上滑動板中均穿有導軸,所述的左、右上滑動板的另一端均穿有上滑動桿,在該上滑動桿上、左右上滑動板之間處裝有上扇形式折扎板,導軸、上滑動桿的兩端均裝有側(cè)板,側(cè)板通過裝在側(cè)板端部的轉(zhuǎn)軸而裝在支柱上,支柱的另一側(cè)依次通過該轉(zhuǎn)軸、中心支架與開閉氣缸相連,所述的上扇形式折扎板與下扇形式折扎板及彩帶夾的位置上下相互對應;
所述的彩帶扎袋口裝置包括裝在袋口上扇形式折扎裝置的中心支架及側(cè)板上方的軋帶氣缸,軋帶氣缸通過鏈條而接有扎帶鏈輪,扎帶鏈輪通過扎帶鏈輪軸而與扎帶轉(zhuǎn)葉相連,該扎帶轉(zhuǎn)葉裝在所述的側(cè)板下方并與彩帶段條輸出裝置的彩帶夾的位置上下相互對應。
采用本實用新型結構后,通過上述各裝置的彩帶長條的輸入、彩帶段條的輸出,對包裝袋袋口進行下扇形式與上扇形式的共同折扎造型,最后由彩帶段條對包裝袋袋口進行扎口包裝,從而提升了包裝袋包裝的質(zhì)量和外形的美觀度,實現(xiàn)了包裝的多樣化,滿足了人們對包裝的不同需求。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與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給袋式包裝機的扇形式扎袋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的彩帶長條輸入裝置及彩帶段條輸出裝置的安裝示意圖。
圖3為圖1中的袋口下扇形式折扎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圖1中的袋口上扇形式折扎裝置及彩帶扎袋口裝置的安裝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圖1至圖4可知,本實用新型給袋式包裝機的扇形式扎袋機構,依次包括彩帶長條輸入裝置、彩帶段條輸出裝置、袋口下扇形式折扎裝置、袋口上扇形式折扎裝置、彩帶扎袋口裝置:
如圖1、圖2所示,所述的彩帶長條輸入裝置包括傳接輪4、輸入輪7,輸入輪7通過同軸連接的鏈輪6(并通過鏈條5、接頭12)與輸帶氣缸10相連(鏈條5的另一端裝有拉簧3,拉簧3裝在拉簧管9中);所述的彩帶段條輸出裝置包括裁帶氣缸11,裁帶氣缸11通過(連接塊13及)連桿14與彩帶夾16(該彩帶夾16具有讓彩帶條經(jīng)過的凹槽65,可為“U”形或“V”形彩帶夾)相接,該彩帶夾16與彩帶長條輸入裝置的輸入輪7相鄰,彩帶夾16裝在彩帶夾架64上,該彩帶夾架64的側(cè)邊(即與輸入輪靠近的一側(cè))裝有裁刀15;該兩裝置均裝在機架62內(nèi)。彩帶長條2通過壓帶輥1及壓帶輥架61而接到傳接輪4、輸入輪7上,輸入輪7上方裝有上壓輪8,彩帶長條壓在上壓輪與輸入輪之間,并將彩帶長條接入彩帶夾中。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蔡建武,未經(jīng)蔡建武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20162317.X/2.html,轉(zhuǎn)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