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壓電發電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0920161621.2 | 申請日: | 2009-07-1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479039U | 公開(公告)日: | 2010-05-19 |
| 發明(設計)人: | 李照佑;簡嘉男;莊財裕;葉潔樺;吳夏語 | 申請(專利權)人: | 慶良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N2/18 | 分類號: | H02N2/18;H01L41/113 |
| 代理公司: | 北京銀龍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許靜 |
| 地址: | 中國臺***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壓電 發電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發電裝置,尤指一種壓電發電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人們越益重視環境保護的問題,各種對于環境污染較輕微的能源產生方法相繼地被提出,例如:太陽能、風力發電、燃料電池、壓電發電等。其中壓電發電為使用壓電材料的壓電效應來產生電能,可參考美國專利號US6,655,035所提出的『piezoelectric?generator』,或是US4,511,818所提出的『piezoelectric?generator?driven?by?combustion?engine』。
目前壓電發電較新穎的應用為:將多個壓電組件(壓電材料)設置于地板下方,然后人們在地板上行走時,因為重量的關系,壓電組件會變形而產生電能。所以只要人們持續在地板上行走時,壓電組件即可不斷地產生電能。
然而,此種壓電發電的應用仍有一些缺點如下:壓電組件本身的結構較脆弱,所以容易因為較大的沖擊而被破壞,因此人們如果在地板上跑跳,則壓電組件破壞的機率就會提高。另外,如果人們的重量能集中地作用于壓電組件的中央處,壓電組件的發電效率較高。但是目前無法達到此功效,人的重量仍是分散地作用于壓電組件。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壓電發電裝置,其能保護壓電組件,使得壓電組件不易被破壞;且能讓力量集中地施加于壓電組件的中央處,使得壓電組件能產生具有較多的電能。
為達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壓電發電裝置,包括:一下層結構;一第一緩沖組件,其設置于該下層結構上;一壓電組件,其設置于該第一緩沖組件上;一第二緩沖組件,其設置于該壓電組件上;以及一上層結構,其具有一本體及一柱體,該柱體設置于該本體的底面,該本體位于該第二緩沖組件的上方,該柱體接觸該第二緩沖組件,該柱體的位置對應于該壓電組件的中央處。
藉此,本實用新型的壓電發電裝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該第一緩沖組件及第二緩沖組件將壓電組件夾于之中,可吸收沖擊,保護壓電組件不易被破壞。且施加于上層結構的力量,例如人的重量,是透過柱體傳遞至壓電組件的中央處,壓電組件因此具有較高的發電效率,意指能產生較多的電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壓電發電裝置的較佳實施例的立體組合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壓電發電裝置的較佳實施例的立體分解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壓電發電裝置的較佳實施例的另一立體分解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壓電發電裝置的較佳實施例的平面剖視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壓電發電裝置的較佳實施例的應用示意圖。
【主要組件符號說明】
10壓電發電裝置
11下層結構
12定位結構
13第一緩沖組件
14壓電組件
15第二緩沖組件
16上層結構
161本體
162柱體
17導引結構
171開口
18導電組件
20地板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為一種壓電發電裝置(piezoelectric?generator),其能保護壓電組件,使壓電組件不易被破壞;且能讓力量較集中地施加于壓電組件的中央處,提高壓電組件的發電量。該壓電發電裝置適合埋于地板中,供人們踩踏而發電,尤其適合于捷運站、車站或百貨公司等人們較多且頻繁走動的地點。
請參閱圖1及圖2所示,為本實用新型的壓電發電裝置10的一較佳實施例。該壓電發電裝置10包括組件如下:一下層結構11、一定位結構12、一第一緩沖組件13、一壓電組件14、一第二緩沖組件15、一上層結構16、一導引結構17及二導電組件18。每一個組件的詳細結構介紹如下,而文中所講述到的各方向(上下前后左右),只是用來表示組件的結構特征的相對方向,并不是局限實際的使用方向。
下層結構11為一矩型狀結構,而定位結構12為一環狀結構。定位結構12設置于下層結構11的頂面上,定位結構12的功用為方便第一緩沖組件13、壓電組件14及第二緩沖組件15放置于適當位置。
下層結構11與定位結構12可為一體成形地制作出,如本實施例般;也可單獨地制作出,然后再組裝于一起。另外于其它實施例(圖未示)中,定位結構12也可由多個柱體所組成,然后該些柱體環狀地排列于下層結構11的頂面上。
第一緩沖組件13為一圓盤狀結構,其能吸收一定大小的沖擊,而其材料可為硅膠、橡膠或彈性阻尼等。第一緩沖組件13設置于下層結構11的頂面上,并且被定位結構12環繞。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慶良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慶良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20161621.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方便排放的引流袋
- 下一篇:多塔組合式變壓吸附制氮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