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散熱排無效
| 申請號: | 200920161119.1 | 申請日: | 2009-06-1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440045U | 公開(公告)日: | 2010-04-21 |
| 發明(設計)人: | 邱冠英 | 申請(專利權)人: | 光石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8D1/04 | 分類號: | F28D1/04;F28F9/02;F28F1/12 |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一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211 | 代理人: | 劉昌榮 |
| 地址: | 中國***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散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散熱結構,特別涉及一種增加接觸面積提升熱交換效率的散熱排。
背景技術
目前常見的散熱系以導熱佳、質輕、易加工的散熱鰭片貼附于導熱管表面,以熱交換來進行散熱,更有導熱管利用液體于其內部流動進行熱交換。
如圖1、2、3、4所示分別揭露兩種散熱排10、20,散熱排10、20具有至少兩個導熱管11、21及至少一個散熱鰭片12、22,二導熱管11、21彼此相距形成一個間隙,散熱鰭片12、22由一個金屬板經過連續彎折而成,散熱鰭片12、22裝設于前述間隙,使散熱鰭片12上、下側分別與散熱排的10、20一個導熱管11、21接觸,散熱排10、20進一步發現存在以下問題:
散熱鰭片12、22上、下側與導熱管11、21采用取間斷接觸,以單一側來說與散熱鰭片12、22因為彎折結構,進而減少與導熱管11、21的接觸面積,接觸面積減少將會影響彼此熱交換的效率。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散熱排,能提升熱交換效率。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散熱排的技術方案是,包含:
一個導入柱,具有一個容置空間;
一個導出柱,具有一個容置空間;
至少兩個導熱管,導熱管的兩端分別與導入柱及導出柱接合,使導熱管連通導入柱的容置空間及導出柱的容置空間,且兩個導熱管相對形成一個間隙;以及
至少一個散熱塊,在一側外壁另設有一個第一接觸面,散熱塊設有多個與第一接觸面連接的散熱片,散熱塊設于導熱管間的間隙,使散熱塊的第一接觸面抵置于一個導熱管外壁上,且散熱塊的散熱片端部抵置于另一個導熱管外壁上。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是,散熱塊在相對第一接觸面的另一側設有一個連接散熱塊的第二接觸面,經由第一接觸面、散熱片及第二接觸面形成散熱孔,使散熱塊的第一接觸面及第二接觸面分別抵置于任一個導熱管外壁上。
作為本實用新型另一種進一步改進是,導入柱在端面縱向開設一個與容置空間連通的入口,導入柱在側面橫向開設至少兩個與容置空間連通的開口;導出柱在端面縱向開設一個與容置空間連通的入口,導出柱在側面橫向開設至少兩個與容置空間連通的開口;導熱管二端分別相對導入柱的開口及導出柱的開口接合。
本實用新型通過加強導熱管與散熱塊的組合強度,或加強導入柱、導出柱及散熱塊的組合強度,使散熱塊穩固的組裝于散熱排上,增加散熱塊與該導熱管的接觸面積,提升散熱塊與導熱管的熱交換效率,從而提升散熱排的熱交換效率。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圖1為已有技術的組合示意圖;
圖2為圖1的局部放大圖;
圖3為已有技術的另一組合示意圖;
圖4為圖3的局部放大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立體組合圖;
圖6為圖5的組合平面圖;
圖7為圖6的局部放大圖;
圖8為本實用新型導熱管與散熱塊的組合示意圖一;
圖9為本實用新型導熱管與散熱塊的組合示意圖二;
圖10為本實用新型導熱管、導入柱及導出柱的組合示意圖;
圖11為本實用新型第一接觸面搭配散熱片的組合平面圖;
圖12為本實用新型圖10的局部放大圖。
圖中附圖標記為:
散熱排為10、20,導熱管為11、21、33,散熱鰭片為12、22,散熱排為30,導入柱為31、32,容置空間為311、321,入口為312、322,開口為313、323,定位凹為314、324、331,間隙為A,散熱塊為34,第一接觸面為341,第二接觸面為342,散熱孔為343,散熱片為344。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5、6、7所示,本實用新型散熱排30包含一個導入柱31、一個導出柱32、至少兩個導熱管33及至少一個散熱塊34。
導入柱31具有一個容置空間311,導入柱31在端面縱向開設一個與容置空間311連通的入口312,導入柱31在側面橫向開設至少兩個與容置空間311連通的開口313,前述開口313采用間隔設置。
導出柱32具有一個容置空間321,導出柱32在端面縱向開設一個與容置空間321連通的入口322,導出柱32在側面橫向開設至少兩個與容置空間321連通的開口323,前述開口323采用間隔設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光石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光石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20161119.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