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新型復合填料有效
| 申請號: | 200920160718.1 | 申請日: | 2009-06-2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424402Y | 公開(公告)日: | 2010-03-17 |
| 發明(設計)人: | 陳曦;徐華;彭若夢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建技中研環境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3/10 | 分類號: | C02F3/1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013北京市朝陽***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新型 復合 填料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環保領域生物濾池用新型復合填料。
背景技術
曝氣生物濾池是近期興起的一項水處理技術,在國外已經得到廣泛的應用。在我國雖有應用,但尚不廣泛。
曝氣生物濾池具有處理效率高,占地面積小等特點。
填料作為曝氣生物濾池的核心組成部分,對該工藝的處理效果和運行控制至關重要,曝氣生物濾池性能的優劣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填料的特性。一方面,填料作為微生物的載體,影響著生物膜的生長、繁殖、脫落、形態和空間結構;另一方面,填料作為去除懸浮物的介質,其過濾性能又影響著曝氣生物濾池對懸浮物的去除效果。曝氣生物濾池所用填料,根據其采用原料的不同,可分為無機填料盒有機高分子填料。根據填料密度的不同,可分為上浮式填料盒沉沒式填料。常見的無機填料有陶粒、焦炭、石英砂、活性炭、膨脹硅鋁酸鹽等。有機高分子填料有聚苯乙烯、聚氯乙烯、聚丙烯等。
在實際運行過程中,無機填料吸附性能好,但掛膜效果較差;有機高分子填料掛膜時間短,但填料本身對水中的污染物基本無去除效果。因此,尋找一種新型填料,提供填料的比表面積,為微生物提供更好的附著環境,降低成本,提高去除效率是研究的關鍵。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就在于克服現有填料的缺陷,提供一種新型復合填料,它適合于曝氣生物濾池,使生物濾池能更加穩定高效的運行。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本實用新型一種新型復合填料,所述填料為高度為5-10mm、底面直徑為5-10mm的圓柱體,填料內部和表面均分布有空隙小孔。
所述空隙小孔可以均勻分布,或者,所述空隙小孔非均勻分布。
本實用新型是一種將無機填料盒有機高分子填料組合而成的復合填料。填料內部和表面的空隙小孔增大了填料的比表面積和空隙率,提高其掛膜效果。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新型復合填料結構穩定、吸附能力強,且孔隙率大,對微生物的附著和生長有較大優勢。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采用陶粒、活性炭、聚苯乙烯按照重量比為3∶1∶1的比例進行配制,將其擠壓、膨脹,制造出膨脹球形復合填料,如圖1所示,所述填料為高度為5-10mm、底面直徑為5-10mm的圓柱體1,填料內部2和表面3均分布有空隙小孔4。
所述空隙小孔可以均勻分布,或者,所述空隙小孔非均勻分布。
本實用新型所述填料為高度為為5-10mm、底面直徑為5-10mm??的圓柱體,密度為0.1g/cm3,比表面積為1200-1500m2/m3。
本實用新型填料用于曝氣生物濾池,在低溫的條件下,濾池系統也能迅速啟動,水溫在15℃以上時,2周左右即可完成掛膜。若生物濾池系統停止運行,復合填料上附著的微生物短時間內也不會死亡,且重新開啟運行后能較快恢復生長,微生物的生命力較強。由于依托填料較大的比表面積和孔隙率,微生物增殖速度也較快,且抗沖擊能力強,使得曝氣生物濾池系統的去除率也相對較高。進水CODcr和NH+4-N的平均進水負荷為0.87kg/m3d和0.22kg/m3d,其最大去除負荷分別為0.80kg/m3d和0.20kg/m3d,具有相當高的污染物去除率。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新型復合填料結構穩定、吸附能力強,且孔隙率大,對微生物的附著和生長有較大優勢。所述填料的組分來源廣泛,制造簡便,成本低廉,但在生物濾池中的實際運行效果顯著,具有較高的利用價值。
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而并非限制本實用新型所描述的技術方案;因此,盡管本說明書參照上述的各個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已進行了詳細的說明,但是,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仍然可以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修改或等同替換;而一切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圍的技術方案及其改進,均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范圍中。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建技中研環境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未經北京建技中研環境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20160718.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GSM-R雙模列尾裝置
- 下一篇:雙正交Hartley鏡像抑制接收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