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自行車用的輔助把手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0920160338.8 | 申請日: | 2009-06-2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484604U | 公開(公告)日: | 2010-05-26 |
| 發明(設計)人: | 王明人 | 申請(專利權)人: | 維豪車料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2K21/26 | 分類號: | B62K21/2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平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11239 | 代理人: | 孫剛 |
| 地址: | 中國臺***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自行車 輔助 把手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自行車結構,尤其是一種自行車用的輔助把手結構。
背景技術
一般自行車的騎乘者在騎上自行車后,有時是做長距離的行進,若都是以同樣的雙手打直、微彎騎乘姿勢的話,不僅雙手容易疲癆,其雙手所支撐的身體也會在間隔休息時感到不舒服,當再度騎乘時則是過于勉強的行進,這樣對身體而言實在是一種折磨,也傷害了身體;再有,當競賽時,則為了降低騎乘時的迎風阻力緣故,除會在穿著上做些調整之外,最常見到的是利用身體的騎姿改變來達到降低迎風阻力,也就是將原先是挺直的上半段身體改變成上半段呈圓弧拱或尖斜狀,即騎乘者的雙手往前伸來壓低身體的減少被風吹的面積,并以這樣的姿勢形成風流引導作用,以將迎風的力道給順勢引導開,如此即可達到降低風阻力道目的。為此業者莫不積極地投入此項的研究與開發,因此在市面上便有無數的「副把手」產品出現;以目前所常見的副把手通常都是屬方便騎乘者可自行組裝用的簡易型為多,此者雖然方便騎乘者做自行組裝之用,但在實用性上還不是能夠完全達到,而且它也不是以專業的角度做設計,畢竟它是以大家都可以用的概念提供使用,自然有其不足之處;而再以另一種層次較為專業的產品者,其通常是要由較多的組件逐一作結合后,才再組裝在車體的橫把手位置中定位,此不僅在組裝過程的因為組件多而容易出錯外,且不夠簡潔,也增加不少風阻,這都對騎乘者有直接的影響。
因此,申請人是開發出本實用新型內容,并提出申請。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自行車用的輔助把手結構,通過手把本體為一聯體的形態下,使騎乘者的雙手在騎乘時可將兩手臂擺放在手把本體中的手肘墊上,而兩手掌則是持握于手持握套,做不同騎姿變化,并使雙手在行進中亦可作休息及減低風阻的功效。
本實用新型一種自行車用的輔助把手結構,其特征在于,手把本體的前端設有向前延伸的兩延伸端,手把本體的后端則為向左、右兩側延伸的翼面,并構成一聯體的形態,其安置在車體的橫把手中。
其中,手把本體以金屬材質制成。
其中,手把本體以非金屬材質制成。
其中,手把本體呈扁平的板狀。
其中,手把本體前、后兩位置呈弧圓或管狀造型。
其中,手把本體的前端兩延伸端面上設有用以將手持握套做不同水平位移變化以具拉伸長度調整功能的呈橢圓貫穿透空的調整孔。
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種自行車用的輔助把手結構,其中,位在手把本體前端的兩延伸端可呈向外及向上漸擴狀的造型。
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種自行車用的輔助把手結構,其中,手把本體前端的兩延伸端可呈微向內、外彎的弧狀造型。
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種自行車用的輔助把手結構,其中,手把本體后端左、右兩側延伸的翼面亦可直接供騎乘者雙手的兩手臂擺放使用。
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種自行車用的輔助把手結構,其中,手把本體后端左、右兩側延伸翼面上的手肘墊表面以軟彈性作用材質制成。
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種自行車用的輔助把手結構,其中,位在手把本體中間的連接位置系組裝碼表以便做計時之用。
據此,達到使騎乘者的雙手在騎乘時可將兩手臂擺放在手把本體中的手肘墊上,而兩手掌則是持握于手持握套,以為做不同騎姿變化,并使雙手在行進中亦可作休息及減低風阻的功效。
附圖說明
圖1:本實用新型的立體分解圖示。
圖2:本實用新型組合后的示意圖。
圖3:本實用新型呈不同長度變化的示意圖(一)。
圖4:本實用新型呈不同長度變化的示意圖(二)。
圖5: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圖。
具體實施方式
首先,敬請配合參閱圖1、圖2的詳細說明所示:本實用新型一種自行車用的輔助把手結構,安裝在車體6的橫把手61上(如圖5),并在手把本體1于前、后兩位置中分別結合有一手持握套2及兩手肘墊3,并在中間連接位置上則套置有一碼表座4,作為安裝碼表4A來做計時之用;其中,手把本體1前端為向前延伸的兩延伸端11,后端則是向左、右兩側延伸的翼面12,如此以形成一聯體形態,另外在兩延伸端11面上設有呈橢圓貫穿透空的調整孔111,以在與手持握套2兩端中設有橫插槽21并呈相貫通的直螺孔,當由螺栓A螺合時,可將手持握套2做不同水平位移的拉伸、推縮長度變化(如圖3、圖4);之后再通過兩固定套件組5以組裝在車體6的橫把手61上(如圖5);如此一來,本實用新型即可供騎乘者的雙手在騎乘時將其兩手臂擺放在手把本體1中的手肘墊3,而其兩手掌則持握于手持握套2,以做不同騎姿變化,并可使雙手在行進得到休息。
另者,手把本體1可以由金屬或非金屬材質來制成,亦可呈扁平的板狀,或是在其前、后兩位置呈弧圓、管狀造型變化;而在兩延伸端11的式樣亦可變化成如向外、向上漸擴狀,或是呈微向外彎、內彎的多種角度、弧狀造型;相對地,手持握套2亦可改變其造型,且在手把本體1中兩翼面12上的手肘墊3以如泡棉之類的具軟彈性作用的材質制成之外,還可在表面上制有凹槽或凸條,亦可不用手肘墊3,而在使翼面12就直接地雙手的兩手臂擺放使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維豪車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經維豪車料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20160338.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水文纜道絞車
- 下一篇:橋式抓斗卸船機動態稱重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