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制罐機械的封底蓋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0920156750.2 | 申請日: | 2009-06-0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579340U | 公開(公告)日: | 2010-09-15 |
| 發明(設計)人: | 王冠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莞市正太合贏自動化設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1D39/00 | 分類號: | B21D39/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千納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8 | 代理人: | 胡堅 |
| 地址: | 523000 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機械 封底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制罐機設備技術領域,這里特指一種制罐機械的封底蓋裝置。
背景技術
傳統的制罐工藝中,包含有脹身工序、翻邊工序、卷邊工序、脹筋工序、封罐工序以及點耳工序等,其中,封罐工序則是通過封罐機對罐體的上開口或者下開口或者二者均進行封蓋。如目前的桶狀罐體完成翻邊制作后,對罐體進行封底及封頂,采用卷封輪沿罐體及密封材料邊緣進行輾壓。現有的封罐機,其卷封輪每旋轉一圈,輾壓一定厚度,然后要通過另一調節裝置調整卷封單元卷封輪對密封材料及罐體的壓力來進行進一步輾壓,然后再旋轉輾壓一圈。
這種封罐裝置結構復雜,由于輾壓密封需要循序漸進的過程,因此需要每個進度逐步完成;現有的封罐機械,完成一個進度需要一圈,而且有的是所有卷封單元重復一圈,需要調整后方可進行下一個進度,因此完成密封需要旋轉數圈,工作效率很低;現有封罐機中卷封輪數目較多,而卷封的長度或行程幾乎為全程即整個罐體周長,因此磨損非常大,使其壽命短,需要頻繁更換,且封蓋效果不佳。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針對現有技術不足,提供一種可傳動效率高,結構簡單的制罐機械的封底蓋裝置。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制罐機械的封底蓋裝置,它包括底板、機頭、伺服電機和驅動齒輪,機頭軸接于底板上、在機頭外周側設有外嚙合齒,機頭旁側設有伺服電機,伺服電機帶動驅動齒輪,驅動齒輪與機頭外嚙合齒輪相嚙合,在底板上還設有2組汽缸,每組汽缸的活塞桿連設有封輪,在封輪與機頭上外緣位置設有感應座,在底板的外海設有控位汽缸,控位汽缸活塞桿連接一擺臂,擺臂上安裝有一封輪感應座,封輪感應座感應控制與機頭外緣位置。
所述的底板上的2組汽缸為雙汽缸。
所述的機頭外緣同時與底板的2個封輪和擺臂上封輪限位控制。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實用新型封罐裝置采用5個汽缸進行控制,封罐時能夠實行五次進刀,使封罐加工高度自動化,大大地提高生產效率,機頭通過三個封輪限位作用,使得封罐氣密性高,加工精度高,且結構簡單,也能在一定程度減少封輪磨損。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立體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僅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并不以此來限定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見圖1所示,提供的制罐機械的封底蓋裝置,它包括底板1、機頭2、伺服電機和驅動齒輪3,機頭2軸接于底板1上、在機頭2外周側設有外嚙合齒21,機頭2旁側設有伺服電機,伺服電機帶動驅動齒輪3,驅動齒輪3與機頭2外嚙合齒21相嚙合,在底板1上還設有2組汽缸6,每組汽缸6的活塞桿連設有封輪4,在封輪4與機頭上1外緣位置設有感應座5,在底板1的外海設有控位汽缸7,控位汽缸7活塞桿連接一擺臂8,擺臂8上安裝有一封輪感應座9,封輪感應座9感應控制與機頭2外緣位置。
所述的底板1上的兩組汽缸6為雙汽缸。
所述的機頭2外緣同時與底板1的兩個封輪5和擺臂上封輪感應座9限位控制。
總之,本實用新型封罐裝置采用5個汽缸進行控制,封罐時能夠實行五次進刀,使封罐加工高度自動化,大大地提高生產效率,機頭2通過3個封輪限位作用,使得封罐氣密性高,加工精度高,也能在一定程度減少封輪磨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莞市正太合贏自動化設備有限公司,未經東莞市正太合贏自動化設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20156750.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單邊輥軸自動送料機構
- 下一篇:一種壓料板帶斜鍥驅動的吊沖孔模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