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雙電源馬達控制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0920155389.1 | 申請日: | 2009-05-2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426108Y | 公開(公告)日: | 2010-03-17 |
| 發明(設計)人: | 劉銘龍;盧俊嘉;吳家豐;邱俊隆 | 申請(專利權)人: | 臺達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P7/285 | 分類號: | H02P7/285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師事務所 | 代理人: | 史新宏 |
| 地址: | 中國臺***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雙電源 馬達 控制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可改善馬達噪音的雙電源馬達控制裝置。
背景技術
已知馬達控制裝置主要包括一驅動IC(集成電路)及一霍爾元件。其中驅動IC自外部接收一電源,該電源用以提供給馬達及驅動IC所需的工作電壓,且該驅動IC依據電源以輸出一驅動電流至馬達的線圈,進而驅動馬達運轉,并依據該電源的電壓大小調整馬達的轉速;然而,上述以改變電源的電壓而調整馬達轉速的控速方式,會因受限于驅動IC與馬達為共用同一電源,使其控速范圍過于狹窄,且亦無法獲得調制轉速的功效。
實用新型內容
因此,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為提供一種雙電源馬達控制裝置,其電連接一馬達,該雙電源馬達控制裝置包括一驅動IC,該驅動IC具有一第一引腳及一第二引腳,以分別自外部接收一第一電源及一第二電源,其中第二電源提供給驅動IC所需的電源,該第一電源則提供給馬達,并通過調整該第一電源以控該馬達的轉速,且在馬達的線圈于每次做N極及S極相位切換時降低該第一電源,使馬達磁極的切換噪音可以獲得有效改善。
上述的驅動IC還具有第三引腳、第四引腳、第五引腳、第六引腳和第七引腳,該第三引腳、第四引腳和第五引腳電性連接一感測器,第六引腳和第七引腳電性連接馬達的線圈。
為讓本實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一優選實施例,并配合附圖,作詳細說明如下。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的雙電源馬達控制裝置的組成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的雙電源馬達控制裝置的組成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雙電源馬達控制裝置的內部電路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第一電源與馬達相位切換的關系示意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30.........馬達控制裝置
31.........馬達
32.........系統端裝置
301......驅動IC
302......感測器
303......控制電路
304......驅動電路
305......開關元件
501......驅動IC
S............切換相位
P............能量較低
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照圖1,本實用新型雙電源馬達控制裝置30分別電連接一馬達31及一外部的系統端裝置32。
該系統端裝置32可提供第一電源(Vm)及第二電源(Vcc);其中第一電源(Vm)為可調整的電源信號,且第一電源(Vm)可以為三角波電源,該系統端裝置32提供第一電源(Vm)給馬達31,并通過第一電源(Vm)達到控制馬達31轉速的目的;而第二電源(Vcc)則可以為一直流電源,用以提供給雙電源馬達控制裝置30。
該雙電源馬達控制裝置30包括一驅動IC(集成電路)301及一感測器302。該驅動IC301可以為目前市售的驅動IC301,例如圖1(第一實施例)及圖2(第二實施例)中的編號為LB?11861H-TLM-H及LB?11861-N-TLM-H等驅動IC301(或501),其中編號為LB?11861H-TLM-H的驅動IC具有十六個引腳,編號為LB?11861-N-TLM-H的驅動IC具有十四個引腳。
如圖1所示,為本實用新型雙電源馬達控制裝置30的第一實施例,其中該感測器302可實施為一霍爾元件,用以感測馬達30的相位切換(馬達31線圈(L1)作N極及S極的磁極切換)以產生換相感測信號,并且輸出換相感測信號給驅動IC30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臺達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未經臺達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20155389.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