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包裝緩沖材有效
| 申請號: | 200920154536.3 | 申請日: | 2009-05-1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424234Y | 公開(公告)日: | 2010-03-17 |
| 發明(設計)人: | 廖勝國 | 申請(專利權)人: | 新記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5D85/30 | 分類號: | B65D85/30;B65D85/68;B65D65/40;B32B5/32;B32B27/3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原華和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 代理人: | 壽 寧;張華輝 |
| 地址: | 中國臺***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包裝 緩沖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包裝緩沖材,特別是涉及一種體積小且硬度高的包裝緩沖材。
背景技術
發泡材料所制成的產品由于具有重量輕、吸震、緩沖等優點,因此被廣泛應用于包裝材上。如圖1所示,即為一種利用低密度發泡材料所制成呈平板狀的包裝材1,低密度發泡材具有良好的緩沖效果,在使用上,人員可依待包裝物的體積大小所需,適當裁切包裝材1。
低密度發泡材雖然具有良好的緩沖效果,然而因密度低,容易被刺破,且荷重承載后,厚度會變薄,造成包裝品在運輸過程中容易產生滑動及磨擦受損。
當包裝品屬于耐震程度較低時,例如液晶電視、音響等電子產品即是,非常怕碰撞,因此包裝材料必須具有足夠的硬度,才能提供良好的防碰撞保護,此時如圖2所示,人員必須先將多個如圖1所示的包裝材1重迭粘接直至足夠的硬度,才能進行后續的包裝作業。但是多數層包裝材1卻會造成包裝后的整體體積變得很龐大,很占空間,特別是對于外銷業者而言,一個貨柜的儲物空間固定,包裝材1的體積增加,相對會造成貨柜的儲物量降低,貨運成本因而提高。
由此可見,上述現有的包裝材在結構與使用上,顯然仍存在有不便與缺陷,而亟待加以進一步改進。為了解決上述存在的問題,相關廠商莫不費盡心思來謀求解決之道,但長久以來一直未見適用的設計被發展完成,而一般產品又沒有適切的結構能夠解決上述問題,此顯然是相關業者急欲解決的問題。因此如何能創設一種新型結構的包裝緩沖材,實屬當前重要研發課題之一,亦成為當前業界極需改進的目標。
有鑒于上述現有的包裝緩沖材存在的缺陷,本發明人基于從事此類產品設計制造多年豐富的實務經驗及專業知識,并配合學理的運用,積極加以研究創新,以期創設一種新型結構的包裝緩沖材,能夠改進一般現有的包裝材,使其更具有實用性。經過不斷的研究、設計,并經過反復試作樣品及改進后,終于創設出確具實用價值的本實用新型。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的包裝材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種新型結構的包裝緩沖材,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使其體積小且硬度高,非常適于實用。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及解決其技術問題是采用以下的技術方案來實現的。依據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包裝緩沖材,其中包括有:二個外層體,是由高密度發泡材所制成;及一個中間層體,是由低密度發泡材所制成,且夾置粘合于所述外層體間。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以及解決其技術問題還可以采用以下的技術措施來進一步實現。
較佳地,前述的包裝緩沖材,其中各該外層體為高密度聚乙烯發泡材制成,而該中間層體則為低密度聚乙烯發泡材制成。
較佳地,前述的包裝緩沖材,其中該外層體是密度為0.950~0.965g/cm3(公克/立方公分)的發泡材,而該中間層體是密度為0.915~0.930g/cm3的發泡材。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明顯的優點和有益效果。由以上技術內容可知,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包裝緩沖材,包括有:二個外層體,是由高密度發泡材所制成;及一個中間層體,是由低密度發泡材所制成,且夾置粘合于所述外層體間。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體積小,硬度高,且能節省貨運成本。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在技術上有顯著的進步,并具有明顯的積極效果,誠為一新穎、進步、實用的新設計。
上述說明僅是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概述,為了能夠更清楚了解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手段,而可依照說明書的內容予以實施,并且為了讓本實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優點能夠更明顯易懂,以下特舉較佳實施例,并配合附圖,詳細說明如下。
附圖說明
圖1是以往包裝材的立體示意圖。
圖2是圖1所示包裝材多個組合成一體的立體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包裝緩沖材的側視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更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為達成預定發明目的所采取的技術手段及功效,以下結合附圖及較佳實施例,對依據本實用新型提出的包裝緩沖材,其具體實施方式、結構、特征及其功效,詳細說明如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新記企業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新記企業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20154536.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