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鐵路車輛包間拉門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0920154524.0 | 申請日: | 2009-05-1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400181Y | 公開(公告)日: | 2010-02-10 |
| 發(fā)明(設計)人: | 崔巍;周少紅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車青島四方機車車輛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1D19/02 | 分類號: | B61D19/02;E05D1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中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 代理人: | 曲 艷 |
| 地址: | 266111山東省青***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鐵路車輛 包間 拉門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拉門,具體地說是一種用于鐵路車輛臥鋪包間的拉門,屬鐵路車輛設備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以往臥鋪包間拉門門板采用鋁骨架,上滑道采用U型型材,內置承載輪和防跳輪,材質均采用尼龍結構,輪子直徑直對較小,與上滑道之間摩擦噪音較大,門板下滑槽也采用硬質尼龍結構,與下滑道之間留有間隙,因為尼龍材料硬度較硬,在門板的運動過程中,尼龍與下滑道之間的碰觸會產生較大的振動噪音。
發(fā)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主要目的在于解決上述問題和不足,提供一種開關門時振動噪音小的鐵路車輛包間拉門。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鐵路車輛包間拉門包括門板、固定于門板上方的上滑道裝置、及固定于門板下方的下滑槽,所述下滑槽為倒U形槽,分三段組成,左右兩段為聚氨酯滑槽,中間為尼龍滑槽,在所述聚氨酯滑槽內表面緊密固定一個U形金屬片,所述聚氨酯滑槽的長度與拉門兩側下滑軌的長度相一致,所述下滑槽通過緊固件與所述門板固定連接。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金屬片與聚氨酯滑槽注塑成一體式結構,所述下滑槽的U形開口的寬度大于所述下滑軌寬度0.2mm-0.5mm。
綜上內容,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鐵路車輛包間拉門,將下滑槽分三段設計,在開關門時與下滑軌接觸的部分采用軟質的聚氨酯材料,這樣摩擦時無聲音,不會產生振動噪音,中間部分采用硬質的尼龍材料,還可以保證整個下滑槽的強度。另外,在聚氨酯滑槽的內部設置U形金屬片,不但可以起到增加強度的作用,同時,還可以用于調節(jié)下滑槽開口處與下滑軌之間的間隙大小,避免由于間隙過大而產生振動噪音。
附圖說明
圖1本實用新型下滑槽結構示意圖;
圖2本實用新型聚氨酯滑槽的結構示意圖。
如圖1至圖2所示,門板1,下滑槽2,聚氨酯滑槽3,尼龍滑槽4,金屬片5,緊固件6,下滑軌7。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與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如圖1所示,一種鐵路車輛包間拉門,包括門板1、固定于門板1上方的上滑道裝置(圖中未示出)、及固定于門板1下方的下滑槽2,門板1一般由鋁骨架,內部填充鋁蜂窩或紙蜂窩等材料,外粘貼鋁面板而成,在上滑道裝置內包括有用于承載和滑動拉門的承載輪和防跳輪,在拉門門框底部的兩側各設置一段下滑軌7,與下滑槽2配合相互滑動,為拉門的開關起到支撐和導向的作用。
下滑槽2為倒U形槽,沿門板1的整個底邊設置,將下滑槽2分成三段,左右兩段為聚氨酯滑槽3,中間為尼龍滑槽4,聚氨酯滑槽3的長度與拉門兩側下滑軌7的長度相一致,這樣,在開關拉門時,與下滑軌7接觸的部分采用的是軟質的聚氨酯材料,這樣摩擦時無聲音,不會產生振動噪音,下滑槽2中間部分采用硬質的尼龍材料,還可以保證整個下滑槽2的強度。如圖2所示,聚氨酯滑槽3和尼龍滑槽4都通過螺釘等緊固件6固定于門板1的鋁骨架上。
由于聚氨酯材料較軟,強度不足并且摩擦系數較大,如圖2所示,在聚氨酯滑槽3內表面緊密固定一個U形金屬片5,為了增強聚氨酯滑槽3的整體強度,將金屬片5與聚氨酯滑槽3注塑成一體式結構,金屬片5起著支撐聚氨酯滑槽3和增加整體強度的作用。
為了使拉門的滑動平穩(wěn),下滑槽2的U形開口處稍向內側彎曲,彎曲后開口處的寬度大于下滑軌7寬度0.2mm-0.5mm,也就是將下滑槽2與下滑軌7之間保持一定的間隙,間隙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此時金屬片5也起著調節(jié)間隙大小的作用,當需要減少間隙的尺寸時,只需要夾緊金屬片5,調節(jié)到合理的尺寸即可。
如上所述,結合附圖和實施例所給出的方案內容,可以衍生出類似的技術方案。但凡是未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內容,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于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范圍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車青島四方機車車輛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南車青島四方機車車輛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2015452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