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單噴孔濺射式噴油嘴偶件有效
| 申請號: | 200920152938.X | 申請日: | 2009-05-1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486717U | 公開(公告)日: | 2010-05-26 |
| 發明(設計)人: | 趙陽;刁艷濤;龐全意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菏澤華星油泵油嘴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2M61/10 | 分類號: | F02M61/10;F02M61/1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74000 山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單噴孔 濺射 油嘴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柴油噴射系統領域,具體地涉及一種單噴孔濺射式噴油嘴偶件。
背景技術
根據柴油機燃燒理論,影響直噴式燃燒過程的主要因素是燃油與空氣的混合質量,而燃油噴霧在燃燒室的空間分布、粒徑大小及其紊流擴散過程等各種物理特性直接影響到燃燒過程。目前直噴式柴油機使用的噴油嘴偶件為長型孔式噴油嘴偶件,其燃油噴射是實心柱狀油束,噴霧錐角較小,油束中心油滴十分密集,油束貫穿距離很長,燃油噴出很遠才散裂成霧狀。由于油束中心油滴密集,而且粒徑較大,形成相對“富油區”,造成碳煙形成速率高,且造成燃燒室內溫度迅速升高,較易形成CO,NO等有害物質。而其油束射程較長造成觸壁,使燃油堆積在溫度較低的燃燒室壁上,是產生不完全燃燒和HC,CO排放的重要原因。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而提供的一種單噴孔濺射式噴油嘴偶件,它通過在孔式噴油嘴偶件閥體的噴油端上設置單噴孔及碰撞靶件,以實現燃油的二次濺射霧化,使燃油與空氣的接觸面積增大,霧化效果將更加理想,燃燒會更加充分,燃油經濟性也將有所提高,并改善排放,有希望緩解顆粒排放和NO排放之間的矛盾。
本實用新型是在孔式噴油嘴偶件閥體的噴油端上設有單噴孔及燃油碰撞靶件,其任務是這樣實現的,在孔式噴油嘴偶件閥體3的噴油端上設有單個噴油孔6,在噴油孔6處設置有燃油碰撞靶件1,在碰撞靶件1與噴油嘴偶件閥體3的結合處設有調隙墊片2。本實用新型因為只把多孔式噴油嘴偶件的眾多噴油孔改為單個噴油孔,并在噴油孔處設置有燃油碰撞靶件,其結構簡單設計合理,通過上述結構的應用,實現了燃油的二次濺射霧化,使燃料與空氣的接觸面積增大,霧化效果將更加理想,燃燒會更加充分,為解決排放問題提供了條件。
附圖說明
本實用新型的具體結構由以下實施例及其附圖給出。
附圖是本實用新型的主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提出的具體結構及其使用情況。
該單噴孔濺射式噴油嘴偶件,是在孔式噴油嘴偶件閥體3的噴油端上設有單個噴油孔6,在噴油孔6處設置有燃油碰撞靶件1,燃油碰撞靶件1緊固在噴油嘴偶件閥體3的噴油端外圓上,噴油孔6的噴油口與燃油碰撞靶件1之間的碰撞間隙通過調隙墊片2進行調節。工作時,高壓燃油通過進油孔5進入噴油嘴偶件閥體3的油腔內,針閥4抬起,高壓燃油通過噴油孔6噴射在燃油碰撞靶件1上,形成燃油的二次濺射霧化,其設計簡單、合理、便于實施,宜于推廣。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菏澤華星油泵油嘴有限公司,未經山東菏澤華星油泵油嘴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20152938.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雙鉤對接型腳手架
- 下一篇:潛水式生物過濾凈化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