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新型的鋰離子電池無效
| 申請號: | 200920152839.1 | 申請日: | 2009-04-1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387914Y | 公開(公告)日: | 2010-01-20 |
| 發明(設計)人: | 徐鳳菊 | 申請(專利權)人: | 徐鳳菊 |
| 主分類號: | H01M10/36 | 分類號: | H01M10/36;H01M10/40;H01M2/02;H01M2/10 |
| 代理公司: | 吉林長春新紀元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 代理人: | 魏征驥 |
| 地址: | 130012吉林省長春市*** | 國省代碼: | 吉林;2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新型 鋰離子電池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一種鋰離子電池。
背景技術
現有的鋰離子電池在安裝時,因電池之間的安裝配合表面沒有相互配合、定位的結構,致使由單個電池組裝成電池組時容易造成電池之間相互錯位、排列錯亂,使電池組無法組裝;組裝好的電池組在車輛裝配過程中也易于發生電池錯位的情況,造成電池組無法正常安裝,需返工調整,影響裝車進度,無法保證生產節拍;在電池組儲運吊裝運輸時容易造成電池組中部電池脫落,易導致安全事故。綜上所述,現有結構的鋰離子電池無法實現在汽車裝配生產線上的大批量流水線生產安裝。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新型的鋰離子電池,以解決由單個電池組裝成電池組時容易造成電池之間相互錯位、排列錯亂,使電池組無法組裝的問題。本實用新型采取的技術方案是:在電池外殼的一面上有1~32個凹坑一或凸柱一、或凹坑一和凸柱一組合,在電池外殼的另一面上有相對應的1~32個凸柱二或凹坑二、或凸柱二和凹坑二組合。
本實用新型一種實施方式是:電池外殼是平面的。
本實用新型一種實施方式是:電池外殼帶有棱,凹坑一、凸柱一和凸柱二、凹坑二都位于棱上。
本實用新型一種實施方式是:凸柱一上有凸柱三,凸柱二上有凹坑三。
本實用新型一種實施方式是:凸柱一的高度大于凹坑一的深度,凸柱二的高度大于凹坑二的深度。
本實用新型在現有電池相互安裝配合的表面上增設了相互配合的凸柱及凹坑,使電池在組裝成電池組時相互形成配合定位,組成一個完整的電池組整體。采用本實用新型的新型鋰離子電池無論是在電池組的組裝、還是在電池組的運輸和生產安裝過程中,均可保證電池組內電池之間的緊密配合,精確定位,徹底杜絕了原結構電池易錯位、脫落、不易大批量安裝生產的缺陷,可完全滿足汽車行業大批量流水線生產的要求,為鋰離子電池電動汽車的大批量生產創造了可行性條件。
采用本實用新型的鋰離子電池,便于電池生產組織。新結構的鋰離子電池在不改變現有電池內部結構的情況下,僅需更改電池安裝配合表面的外殼即可實現整個電池結構的改進,而且該外殼安裝時可隨意安裝,均不影響電池之間的配合及定位。這將減少模具數量,降低研發生產成本,減少電池種類,便于生產組織。
本實用新型的鋰離子電池可實現電池的串、并聯互換。無論電池采用串聯還是并聯,均可采用同一種電池。新結構電池無論正反安裝,均可實現電池之間的精準定位與配合。
按本專利要求生產的新型鋰離子電池,可依靠電池本身凸柱及凹坑的相互配合定位,使組裝完成后的電池之間相互咬合,彼此聯接,再與電池組兩側的安裝固定板配合形成一個完整的電池組整體,可完全滿足現代汽車大批量流水線生產的要求。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圖中雙面均為一個凹坑。
圖2是圖1的A-A剖視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圖中雙面均為六個凹坑。
圖4是圖3的A-A剖視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6是圖5的A-A剖視圖。
圖7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圖中一面為四個凹坑,另一面為四個凸柱。
圖8是圖7的A-A剖視圖。
圖9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圖中兩個面為平面,為兩個凹坑和兩個凸柱組合。
圖10是圖9的A-A剖視圖。
圖11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圖中兩個面為平面,為凸柱一上有凸柱三,凸柱二上有凹坑三。
圖12是圖11的A-A剖視圖。
圖13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圖中兩個面為平面,凸柱一的高度大于凹坑一的深度,凸柱二的高度大于凹坑二的深度。
圖14是圖13的A-A剖視圖。
圖15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圖中兩個面上有棱,兩個面各有32個凹坑。
圖16是圖15的A-A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在電池外殼1的一面上有1~32個凹坑一或凸柱一、或凹坑一和凸柱一組合2,在電池外殼1的另一面上有相對應的1~32個凸柱二或凹坑二、或凸柱二和凹坑二組合3。
實施例1
如圖1、圖2,電池外殼為帶棱的,在電池外殼1的一面上有1個凹坑一2,在電池外殼1的另一面上有相對應的1個凹坑二3
實施例2
如圖3、圖4,電池外殼為帶棱的,在電池外殼1的一面上有6個凹坑一2,在電池外殼1的另一面上有相對應的6個凹坑二3。
實施例3
如圖5、圖6,電池外殼為帶棱的,在電池外殼1的一面上有2個凹坑一和2個凸柱一組合2,在電池外殼1的另一面上有相對應的2個凸柱二和2個凹坑二組合3。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徐鳳菊,未經徐鳳菊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20152839.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