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胸罩收納盒無效
| 申請號: | 200920151618.2 | 申請日: | 2009-04-2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427752Y | 公開(公告)日: | 2010-03-24 |
| 發明(設計)人: | 黃振忠 | 申請(專利權)人: | 黃振忠 |
| 主分類號: | B65D85/18 | 分類號: | B65D85/18;B65D43/02;B65D43/16;B65D25/5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達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申海慶 |
| 地址: | 中國臺灣臺中***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胸罩 收納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收納盒產品,特別涉及一種胸罩收納盒。
背景技術
胸罩為女人重要貼身衣物,由于胸罩具有配合女人胸部形狀設計而成的立體杯狀型態,因此收納時必須加以注重講究,否則容易因受壓變形而影響穿著舒適度,且縮短其使用壽命。
胸罩的收納方式,對于一般居家環境而言,由于可以透過一些廚柜、抽屜的空間設計,讓胸罩收納置放時不致受到擠壓,故不成問題;但是,當使用者長時間外出旅游而必須攜帶多件胸罩出門時,所攜帶的胸罩往往會因為在行李箱空間內受到過度擠壓而產生變形、損壞等情況,令人十分困擾。
現有的有關胸罩的容置結構,一種是的針對單件胸罩的包裝盒,但在該包裝盒設計上,由于是針對單件胸罩的包裝美觀性為導向,因此在結構上多采用塑料薄殼(或稱泡殼)構成,其結構性脆弱且僅能容置單件胸罩,且有些設計是將胸罩的二罩杯加以對折容置的空間型態,因此這樣的包裝盒僅適合于包裝用途,難以供使用者日后外出攜帶時容置使用。
現有的另一有關胸罩的容置結構是一種矩型外觀態樣的胸罩收納盒,該收納盒內部附設有多塊模板,通過該模板襯架每一件容置其中的胸罩;但由于該胸罩收納盒外部體積龐大,內部又必須設置多塊模板才能達到讓胸罩定型的目的,使用面以及制造面大,增加了收納盒的成本。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胸罩收納盒,以提供一種兼具構造簡單、可同時收納多件胸罩、能將胸罩展開定型等優點的胸罩收納盒。
為達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胸罩收納盒,該胸罩收納盒包括:
一底盒,內部形成一下容置空間,所述下容置空間包括底壁以及周壁;
二凸形底緣,形成于底盒的下容置空間底壁上呈間隔分布狀態,該二凸形底緣之間形成第一凹面部,且該二凸形底緣連成一體;
一上蓋,蓋合于底盒上,所述上蓋內部形成一上容置空間,該上容置空間包括頂壁以及周壁;
二凸形頂緣,形成于上蓋的上容置空間頂壁呈間隔分布狀態,該二凸形頂緣之間形成第二凹面部,該二凸形頂緣連成一體并與二凸形底緣位置相對應,且所述第一、第二凹面部之間設一間隔距離以構成中段連通空間。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其一:構造簡單、易于量產制造且成本低。
其二:可同時收納多件胸罩以符合使用者長時間外出攜帶的需求。
其三:能夠將容置的胸罩展開且定型,以保持胸罩的最佳立體型態。
其四:縮減胸罩收納盒產品體積以及迭置空間,且令迭置狀態更穩固。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組合立體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分解立體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組合剖視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底盒與上蓋組合定位型態較佳實施例的平面剖視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底盒與上蓋通過樞軸構件結合的實施例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的復數胸罩收納盒迭置狀態示意圖;
圖7為本實用新型胸罩收納盒增設有透氣孔的實施例圖;
圖8為本實用新型胸罩收納盒增設有透視窗的實施例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網絡監控方法及監控設備進行詳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請參閱圖1至圖3,所述胸罩收納盒A包括下述結構:
一底盒10,內部形成一下容置空間11,所述下容置空間11包括一底壁12以及呈環圍狀的周壁13;
二凸形底緣14,形成于底盒10的下容置空間11底壁上呈間隔分布狀態,該二凸形底緣14之間形成第一凹面部15,且該二凸形底緣14連成一體;
一上蓋20,蓋合于底盒10上,所述上蓋20內部形成一上容置空間21,該上容置空間21包括有一頂壁22以及呈環圍狀的周壁23;
二凸形頂緣24,形成于上蓋20的上容置空間21頂壁22呈間隔分布狀態,該二凸形頂緣24之間形成第二凹面部25,該二凸形頂緣24連成一體并與底盒10的二凸形底緣14位置相對應;以及
在所述第一、第二凹面部之間設一間隔距離以構成一中段連通空間30,如圖3所示,該中斷連通空間設于上述第一凹面部15與第二凹面部25之間,所述第一凹面部15與第二凹面部25之間的間隔距離為W。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黃振忠,未經黃振忠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20151618.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