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熱轉印機的活動平臺結構無效
| 申請號: | 200920150662.1 | 申請日: | 2009-05-1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439262U | 公開(公告)日: | 2010-04-21 |
| 發明(設計)人: | 陳世民 | 申請(專利權)人: | 引裕精機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41F16/00 | 分類號: | B41F16/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匯澤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黃挺 |
| 地址: | 中國臺灣臺***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熱轉印機 活動 平臺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熱轉印機結構,尤指一種熱轉印機具彈性緩沖,以及可自動平衡調整的活動平臺結構。
背景技術
目前,與本申請相關的現有公開技術,如中國臺灣專利公告號為522931、名稱為熱轉印機滑座結構,其獨立權利要求為:該滑座在其表面末端處還矗設有一倒L形臂,并裝設有控制機箱及一加熱板,該加熱板還可受控于縱軸方向下降及上升復位,其特征在于:該滑座座面還具有兩缺口相的C形軌槽,且在對應前述加熱板下方位置處凸設有一穩定體;在該滑座座面還可架設一承載板,其在板身底部兩側位置處,還各裝設有兩組支撐體,其后是由一對交叉桿及一支底端與該交叉桿叉結處銜結的連結桿所構成,且該交叉桿末端都樞裝有如軸承等滾動件,并含容在前述C形軌槽內,另該交叉桿之間得以一彈簧連結。
上述公開技術揭示的,主要是在承載板底部四個角落各連結一組支撐體,以達到可水平位移和具縱向彈性功能。只是該申請結構存在的缺點為:
1、該支撐體的構造如上所述,太過于復雜,有組裝耗時和高成本的缺點。
2、每組支撐體底部皆樞設有兩滾動件,當滾動件容套于C形軌槽后,兩者會因預留有間隙,而造成承載板在移動時,產生左右晃動;且一旦C形軌槽內累積塵垢后,更會造成承載板移動時產生顛簸振動。
3、該支撐體以橫向連結方式設于交叉桿下方的彈簧,因托住承載板關系導致彈簧永遠承受一外向拉伸應力,加上承載板每次上下位移皆會牽動交叉桿張合連動,此不良設計都會加速彈簧產生疲乏,而提早喪失其效能。
4、承載板的設置高度會隨著彈簧彈性疲乏而逐漸降低,且無法提供高度調整的設計。
實用新型內容
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結構簡化、移動順暢、可進行高度微調、具緩沖彈力效能的熱轉印機的活動平臺結構。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一種熱轉印機的活動平臺結構,該熱轉印機具有一架高的固定平臺,在固定平臺上方設有可升降的驅動軸,該驅動軸下端連結一上平臺;該活動平臺結構的特征包括:
一位移平臺,設于固定平臺相對上方;至少兩組彈力裝置,分別連結在位移平臺和固定平臺的底前端兩相對側邊,使該位移平臺可進行前后水平移動,以及具有上下自動彈力微調。
采用的另一個技術方案為:一種熱轉印機的活動平臺結構,該熱轉印機具有一架高的固定平臺,在固定平臺上方設有升降的驅動軸,該驅動軸下端連結一上平臺;該活動平臺結構的特征包括:
至少一架或兩架可左、右交互移動的位移平臺,其設于固定平臺上方;至少兩組導桿裝置,連結在位移平臺和固定平臺的底部前、后端;至少兩組彈力裝置,分別組設在固定平臺的底部中央左、右兩相對側邊,通過由導桿裝置和彈力裝置使位移平臺與固定平臺可保持間隙,并且使位移平臺可產生縱向吸震彈力。
本實用新型達到的技術效果如下:
1、本實用新型熱轉印機的活動平臺主要是在固定平臺與位移平臺之間以彈力裝置作為連結,而該彈力裝置是運用杠桿原理將位移平臺騰空架高,使位移平臺和固定平臺間產生空隙,據此,在拖拉位移平臺移動時,即可減少接觸阻力,而獲得最佳滑移功能。
2、本實用新型位移平臺主要是運用長條圓管形導桿配合線性軸承,將其適時的各自連結在預定的零件上,促使位移平臺具有最穩定和不偏移的滑移功能。
3、本實用新型熱轉印機的活動平臺可依加工需求,設立單一位移平臺或雙位移平臺兩種機型。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一的主視分解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一的局部仰視分解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一的主視立體組合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一的仰視局部組合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一的主視局部組合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一的側視局部組合圖;
圖7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二的主視分解圖;
圖8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二的仰視分解圖;
圖9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二的前視立體組合圖;
圖10為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二的仰視立體組合圖;
圖11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二的主視局部組合圖;
圖12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二的側視組合圖;
圖13為圖11所A-A處的剖面圖;
圖14為圖12所B-B處的剖面圖;
圖15為本實用新型結構較佳實施例二實施狀態立體圖;
圖16為圖15的主視圖;
圖17為圖16的局部剖視圖。
其中,部件標號說明如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引裕精機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引裕精機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20150662.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修井作業用試壓裝置
- 下一篇:帶潤滑油道的發動機連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