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金屬襯底板自動光學檢測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0920150489.5 | 申請日: | 2009-05-0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397306Y | 公開(公告)日: | 2010-02-03 |
| 發明(設計)人: | 胡志;武景霞;羅暢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21/88 | 分類號: | G01N21/88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深佳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彭愿潔;李文紅 |
| 地址: | 518129***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金屬 襯底 自動 光學 檢測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單板檢測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金屬襯底板自動光學檢測裝置。
背景技術
自動光學檢測(AOI:Auto?Optic?Inspection)利用一束可見光照射在電路板上,通過照相機進行拍照,再用軟件對這些圖像的灰度進行處理、分析進而判斷在被測區域內是否存在缺陷,如焊盤上多錫、少錫,元器件漏焊、錯焊、虛焊、方向錯誤等。
AOI成本較低、檢出率較高,在印刷電路板(PCB:Printed?Circuit?Board)檢測環節中占重要地位。目前的AOI檢測技術,為了滿足檢測設備的感應器、導軌前后擋板裝置、導軌上下壓緊裝置等設備硬件的要求,對被測PCB的規格有很多限制。例如:測試PCB為規則形狀(如長方形、正方形等)、PCB邊無大于10mm的缺口或孔洞、PCB厚度不得超過5mm等。
現有技術中,為了對PCB進行AOI測試,一般在被測PCB的背面燒結一塊金屬襯底,形成金屬襯底板。將金屬襯底板放入測試托盤,置于測試設備的導軌上,如圖1所示。
圖1為現有技術的金屬襯底板測試托盤結構圖。所述托盤中間掏空以取放金屬襯底板,內側邊掏空并銑出階梯槽支撐金屬襯底板。托盤的外側邊設計有軌道傳送邊,以便放置在測試設備導軌上。
在所述托盤上開有等間距的螺紋孔,利用這些螺紋孔設有一定數量的壓塊1a和邊定位塊1b,壓塊1a用于對金屬襯底板進行垂直壓緊,周邊利用邊定位塊1b在U型槽上的不同位置、配合螺紋孔固定,可以適應不同大小的金屬襯底板。托盤中間設有活動條1c,所述活動條1c通過螺紋孔固定可以等間距的移動,活動條1c的作用是配合金屬襯底單板的外形尺寸進行活動。
現有技術的金屬襯底板測試托盤雖然能夠適應不同大小的金屬襯底板,但是由于其依賴于等間距開設的螺紋孔,使得對金屬襯底板的大小具有一定的限制,不能靈活的適用于各種大小的金屬襯底板。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一種金屬襯底板自動光學檢測裝置,能夠靈活實現對不同大小金屬襯底板的AOI測試。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一種金屬襯底板自動光學檢測裝置,包括分體式托架,所述分體式托架包括兩個X向固定軌道條、與所述兩個X向固定軌道條連接的兩個Y向帶槽軌道條、與所述X向固定軌道條平行安裝的活動軌道條,所述活動軌道條可沿Y向帶槽軌道條自由移動,在其中一個X向固定軌道條上和活動軌道條上分別設置至少一個X向夾緊支撐單元,所述X向夾緊支撐單元可以自由定位在X向固定軌道條和活動軌道條上的任意位置處,用于支撐和固定待測金屬襯底板。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金屬襯底板自動光學檢測裝置在對金屬襯底板進行AOI測試時,只需根據待測金屬襯底板的大小和形狀相應的調節所述活動軌道條在Y向帶槽軌道條上的位置以及各個X向夾緊支撐單元在所述X向固定軌道條的位置,即可靈活實現對不同大小的金屬襯底板的支撐。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一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現有技術的金屬襯底板測試托盤結構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金屬襯底板自動光學檢測裝置結構圖;
圖3為X向固定軌道條和Y向帶槽軌道條配合安裝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矩形滑塊結構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矩形滑塊安裝示意圖;
圖6a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矩形滑塊側視圖;
圖6b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矩形滑塊俯視圖;
圖7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X向夾緊支撐單元結構圖;
圖8a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壓扣組件剖面圖;
圖8b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X向夾緊支撐塊結構圖;
圖9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Y向夾緊支撐單元結構圖;
圖10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Y向夾緊支撐塊結構圖;
圖11a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承重軌道和Y向定位單元安裝圖;
圖11b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Y向定位單元的側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優點能夠更加明顯易懂,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未經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20150489.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