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高增益偶極天線結構無效
| 申請號: | 200920149387.1 | 申請日: | 2009-04-2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421880Y | 公開(公告)日: | 2010-03-10 |
| 發明(設計)人: | 陳世鴻 | 申請(專利權)人: | 萬德茂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Q1/36 | 分類號: | H01Q1/36;H01Q9/27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龍寰宇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 代理人: | 孫皓晨 |
| 地址: | 臺灣省***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增益 天線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高增益偶極天線結構,尤其涉及一種可避免因模具長期使用導致每一螺旋間距、及每一螺旋內徑不同的缺點、且可達結構簡化、又可排除焊設的加工工藝,進而可達大幅降低成本的高增益偶極天線結構。
背景技術
如,中國臺灣省專利公報證書第M318202號的“全向性高增益的偶極天線”,請參閱圖1所示,其包含:一整體天線部10,所述整體天線部10設有第一螺旋天線部8,所述第一螺旋天線部8一端延伸設有第一桿狀天線部9,且所述第一螺旋天線部8設有多個第一螺旋間距81,又所述第一螺旋天線部8另一端延伸設有第二桿狀天線部7,另所述第二桿狀天線部7一端延伸設有第二螺旋天線部6,所述第二螺旋天線部6設有多個第二螺旋間距61;一阻抗匹配部5,所述阻抗匹配部5焊固于第二螺旋天線部6一端,且所述阻抗匹配部5設有信號饋入點51,所述信號饋入點51用以連接信號纜線41,且所述信號纜線41固定于金屬管42中間;通過調整所述第一螺旋天線部8的第一螺旋間距81,且調整所述第二螺旋天線部6的第二螺旋間距61,而可使所述偶極天線4的天線陣列距離加長,再通過所述阻抗匹配部5焊固于第二螺旋天線部6一端,而可調整所述偶極天線4的線路阻抗值,得以提升所述偶極天線的輻射場型增益;
所述全向性高增益的偶極天線,其雖可使所述偶極天線4的天線陣列距離加長,并可調整所述偶極天線4的線路阻抗值,但是所述第一桿狀天線部9、第一螺旋天線部8、第二桿狀天線部7及第二螺旋天線部6由金屬所制成,因此當軟性的信號纜線41一端與第二螺旋天線部6電連接后,極易使所述整體天線部10過重,而導致所述整體天線部10受地心引力影響而下垂,因而造成所述第二螺旋天線部6一端必需焊固一阻抗匹配部5,方可使所述阻抗匹配部5得以支撐所述整體天線部10的重量,但也因所述焊固的加工工藝,而導致整體組裝速度慢且耗時;又因所述全向性高增益的偶極天線整體結構包含一第一桿狀天線部9、一第一螺旋天線部8、一第二桿狀天線部7、一第二螺旋天線部6、一阻抗匹配部5,因而造成構件繁多且成本大幅增加的缺點;另因所述第一螺旋天線部8與第二螺旋天線部6經由模具加工制程,當所述模具長期使用后,而易導致所述模具受損,因而造成所述第一螺旋天線部8所設的每個第一螺旋間距81及第一螺旋天線部8的每個第一內徑82有所不同,且第二螺旋天線部6所設的每個第二螺旋間距61、及第二螺旋天線部6的每個第二內徑62也不同,即每一螺旋間距、及每個螺旋內徑不同,進而使所述偶極天線4其線路阻抗值有所誤差的缺點;
因此,如何將上述缺點加以摒除,即為本案創作人所欲解決的技術困難點之所在。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高增益偶極天線結構,其可避免因模具長期使用導致每一螺旋間距、及每一螺旋內徑不同的缺點、且可達結構簡化、又可排除焊設的加工制程,進而可達大幅降低成本。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高增益偶極天線結構,其包含:
至少一管體,所述管體設有附著部,所述附著部設有螺旋環凹;
一偶極天線,所述偶極天線設有韌性信號部,所述韌性信號部繞設于管體其附著部,又所述偶極天線設有座體;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通過所述管體設有附著部,可使所述偶極天線的韌性信號部順沿附部繞設,而可繞設于所述管體其附著部上,且通過所述附著部設有螺旋環凹,可使所述管體所繞設的第一螺旋信號部的每一螺旋距離和每一螺旋內徑相同,而可避免因模具長期使用而導致每一螺旋間距和每一螺旋內徑不同的缺點,且可達結構簡化,又可排除焊設的加工工藝,進而可達大幅降低成本的一種高增益偶極天線結構。
附圖說明
圖1為現有技術的立體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的立體分解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的立體組合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的立體分解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的彎折部的動作示意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的組合示意圖;
圖7為本實用新型第三實施例的座體大部示意圖;
圖8為本實用新型第三實施例其座體的彎折部動作示意圖;
圖9為本實用新型第三實施例其組裝后剖視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萬德茂股份有限公司,未經萬德茂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20149387.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