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智能泡茶機無效
| 申請號: | 200920147364.7 | 申請日: | 2009-04-2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481090U | 公開(公告)日: | 2010-05-26 |
| 發明(設計)人: | 劉煥清 | 申請(專利權)人: | 劉煥清 |
| 主分類號: | A47J31/00 | 分類號: | A47J31/00;A47J31/4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浩天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 11276 | 代理人: | 許志勇 |
| 地址: | 523560 廣東省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智能 泡茶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智能泡茶機,用于泡制各種茶葉、咖啡及泡制時間要求比較精確泡制品。
背景技術
傳統的泡茶壺有如下缺點:
(1)使用時,將茶葉放入茶壺中然后把開水注入,對以一個不太會泡茶的人來說,或者你有事需要離開一會,或者把握不好最佳的泡制時間,太長時間的話倒出來的茶水是苦的,同時茶葉也浪費了,太短時間倒出來,茶水同樣不能喝,根本沒有什么味道。
(2)茶葉通常都可以泡制5-8次,傳統的茶壺是沒有微機控制的,沒有記憶功能。茶葉的泡制次數根本無法識別,不知道能否繼續泡制,從而造成浪費茶葉。
(3)人工倒茶,茶水沒有過濾功能,茶水里會殘留有很多茶沫,造成喝茶的口感不好。
傳統的自動泡茶機體積太大,結構復雜;成本太高,使消費者很難接受。
泡茶的水溫太低,造成泡制的茶水不夠味;它的工作原理是由儲水壺里的開水經過水泵、導管注入泡茶杯,這樣在經過這些過程后水已經冷卻了,沒有足夠的溫度來泡茶,所以使茶泡不出味道。出茶沒有過濾及安全保護;出茶時,是用馬達帶動旋轉整個泡茶杯,這樣出茶速度很慢。出茶的過程中沒有經過過濾,流出的茶很多茶沫,口感不好。沒有出茶保護功能,茶杯沒有放進去同樣會流茶出來,這樣很不安全容易燙到使用者。此外,微電腦控制不人性化,沒有泡茶次數記錄,使用者很不方便,有時泡過1-2次的茶葉不知道是否還的繼續泡,倒了茶葉浪費,繼續泡制又怕沒有茶味。沒有模式選擇,因為每種茶葉的泡制時間是不同的,每次茶葉泡制的時間也是不相同的,泡茶模式的選擇把這些問題都解決了。不能修改泡茶的參數,所有泡制茶葉的時間參數都是編寫在程序里,使用者不能修改,這樣泡制一些特殊的茶葉就沒法使用了。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智能泡茶機,包括智能控制面板,泡茶機蓋,泡茶杯,茶壺,電源開關,泡茶杯架,和機身,還包括防漏擋塊,電機,曲軸,閥門,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微動開關,和微電腦控制電路,
所述微電腦控制電路包括主控模塊、電機控制模塊、數碼顯示模塊、輸入控制模塊、指示燈控制模塊、蜂鳴器及存儲電路,和電源模塊,
所述第三微動開關根據泡茶杯的放置狀態閉合或斷開,向所述主控模塊發出信號,所述防漏擋塊與所述第四微動開關共同作用,根據茶壺的放置狀態使所述第四微動開關閉合或斷開,向所述主控模塊發出信號,
所述電機、所述曲軸、所述閥門與第一、第二微動開關共同作用,根據所述主控模塊接收的信號,在所述主控模塊的控制下使所述閥門開啟或關閉。
在本實用新型的智能泡茶機中,所述電機與所述曲軸相連,所述電機轉動,控制所述曲軸的轉動位置,所述曲軸包括曲軸支點,當所述曲軸轉動到一個位置時,所述曲軸支點推動閥門打開,所述曲軸轉動到另一個位置時,所述曲軸支點離開所述閥門,所述閥門關閉。
在本實用新型的智能泡茶機中,所述泡茶杯帶有過濾網。
本實用新型的智能泡茶機會根據茶葉種類、所需要的泡制時間開始計時工作,當達到泡制時間時,合適可口茶水會自動流入茶壺中去。微電腦泡制次數記錄,微電腦會根據泡制的次數記錄顯示在LED顯示屏上,便于使用者確定茶葉是否可以繼續泡制以免浪費茶葉。
此外,本實用新型的泡茶杯自帶高密度過濾網,茶水會經過過濾網流入茶壺,使茶水不帶任何茶沫。
附圖說明
本實用新型將結合附圖予以描述。附圖中: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智能泡茶機的立體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電機轉動、閥門關閉時的位置控制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電機轉動、閥門打開時的位置控制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防止沒有泡茶杯的保護示意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的防止沒有茶壺的保護示意圖;以及
圖6是本實用新型的微電腦控制器的電路圖。
具體實施方式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智能泡茶機的立體圖。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智能泡茶機包括智能控制面板1,泡茶機蓋2,泡茶杯3,防漏擋塊4,茶壺5,電源開關6,泡茶杯架7,和機身8。
本實用新型的智能泡茶機由微電腦控制,有泡制次數記憶、有存儲四種泡制模式提供選擇、有LED顯示屏顯示各種狀態、有LED燈指示泡制模式及工作狀態。微機控制面板有兩個功能控制按鍵,泡茶及洗茶。
泡茶過程簡述:選擇泡茶模式,將所需泡制的茶葉放入泡茶杯中,注入茶葉所適合溫度的開水。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劉煥清,未經劉煥清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20147364.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