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二次用水貯水箱無效
| 申請號: | 200920146029.5 | 申請日: | 2009-03-2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395822Y | 公開(公告)日: | 2010-02-03 |
| 發明(設計)人: | 丁國順 | 申請(專利權)人: | 丁國順 |
| 主分類號: | E03C1/12 | 分類號: | E03C1/12;E03B11/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18050浙江省臺***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二次 貯水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對洗臉盆里的用水進行貯蓄,以便對所貯水進行再利用的二次用水貯水箱。
背景技術
隨著水資源的日漸匱乏,以及為了節省家庭開銷,人們對于水利用率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一些節水型家用衛生潔具也應運而生。現在市場上出現了多種二次用水使用裝置,這些裝置主要是設置在洗臉盆的下方,在洗臉盆處洗臉或洗菜時,所使用的水會被這些裝置收集起來,以作為抽水馬桶的用水之用。
現有的二次用水使用裝置的結構包括中空的箱體,箱體內具有通向外側的出水管,出水管直接連接在抽水馬桶的水箱內。這種結構的二次用水裝置適用性不好,由于箱體內所收集的二次用水成份復雜,里面包含了許多有機質,如果二次用水集聚在箱體內的時間較長,會引起箱體內所貯存的二次用水發臭,這不利于環境的衛生。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二次用水貯水箱,可以根據需要對水箱內所貯存的二次用水及時放凈,二次用水不會因在貯水箱內的時間長久而引起發臭,提高了二次用水裝置的使用衛生性。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可采用的技術方案:一種二次用水貯水箱,包括箱體,箱體內具有用于貯存二次用水的貯水腔,箱體上設有連通貯水腔和外界的出水管,在箱體內設有蓄水腔,蓄水腔和貯水腔相通,蓄水腔和貯水腔的底面上分別設有污水排出管。在箱體內于污水排出管的口部還需要設置封堵污水排出管的封堵件,在箱體上可以設置與封堵件相聯接的放水機構,當箱體內所貯存的二次用水的時間較長時,通過操作放水機構,使封堵件與污水排出管的口部相脫離,就可以把蓄水腔和貯水腔內的水排干凈,以免時間較長后二次用水會發臭。
本二次用水貯水箱的結構還可以作如下進一步的優化:
所述箱體的底部外表面上設有集水箱,所述污水排出管與集水箱相通。
在蓄水腔內設有溢流管,溢流管的在蓄水腔內的高度略小于蓄水腔的深度,溢流管連通蓄水腔和集水箱。
所述蓄水腔和貯水腔兩者的口部平齊,蓄水腔壁體的縱剖面呈倒置的“Z”形。
在貯水腔和蓄水腔之間設有促使水流自蓄水腔內流向貯水腔內單向流動的單向結構。
在蓄水腔和貯水腔之間的水流通道上設有過濾結構。
在貯水腔內設有封閉的過濾箱,過濾箱與貯水腔和蓄水腔分別相通,所述的過濾結構設在箱體的底部,過濾結構包括過濾體和鎖緊螺帽,過濾體伸入到過濾箱內并位于蓄水腔和貯水腔之間的水流通道上,鎖緊螺帽位于箱體底部的外側用于固定住過濾體。
所述的過濾體包括盒狀的過濾架和插接在過濾架內的、帶有通透過濾孔的幾片過濾片,過濾架的壁體上設有通透的過濾孔。
所述的鎖緊螺帽上設有與其連為一體的支柱,支柱頂在過濾架的底部。
所述單向結構包括一柔性膜片,該膜片的一端部連接在過濾箱的外表面上,在過濾箱的壁體上于所述膜片的相應位置處設有出水孔,膜片覆蓋在出水孔上。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在蓄水腔和貯水腔內均設置通向外側的污水排出管,在二次用水貯存在箱體內的時間較長時,可以使污水排出管與外界相通,蓄水腔和貯水腔內的水就會被排出到箱體的外側,在通過污水排出管排出二次用水時,二次用水內的一些沉淀物也會被一道排出箱體的外側,箱體內的二次用水不易因長時間的集聚而發臭,增加了二次用水使用裝置的使用衛生性,不會因使用二次用水使用裝置而惡化室內環境。
附圖說明
附圖1是本二次用水貯水箱的主視圖。
附圖2是本二次用水貯水箱的俯視圖。
附圖3是沿附圖2中A-A方向的剖視圖。
附圖4是沿附圖2中B-B方向的剖視圖。
附圖5是本二次用水貯水箱中過濾架的放大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結合說明書附圖,本二次用水貯水箱的結構包括一中空的箱體1,箱體1內被分隔成兩個相通的腔室,即貯水腔4和蓄水腔6。本二次用水貯水箱一般是設置在洗臉盆的下方,所述的蓄水腔6用于收集從洗臉盆處流下的水,所述的貯水腔4用于貯存從蓄水腔6內流出的水,貯水腔4的容積要大于蓄水腔6的容積。在貯水腔4的底面上設有出水管2,該出水管2是連通貯水腔4和抽水馬桶上所設的水箱。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丁國順,未經丁國順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20146029.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