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直流電源接頭無效
| 申請號: | 200920145603.5 | 申請日: | 2009-03-1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397989Y | 公開(公告)日: | 2010-02-03 |
| 發明(設計)人: | 陳世惠;林進田 | 申請(專利權)人: | 天瑞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R24/02 | 分類號: | H01R24/02;H01R27/00;H01R11/11 |
| 代理公司: | 北京申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周春發;艾 晶 |
| 地址: | 中國臺灣桃園縣蘆竹***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直流電源 接頭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有關一種電源接頭,尤指一種可供使用者自行切換變換接頭外徑規格的直流電源接頭結構。
背景技術
按,無論行動電話、個人數字助理(PDA)、數字相機,或是筆記型計算機,幾乎所有3C電子產品皆靠直流電力的供應才能使用,尤當3C產品日趨多樣,電源需求也不盡相同,目前3C產品所使用的電源除了來自電池之外,亦可由電源供應器所提供。
3C產品所使用的電源供應器多以交換式電源供應器為主,其原理是利用功率組件將電源以高頻切換方式,將交流電源轉換成所設計的直流電源輸出;雖然在購買3C產品時,通常原廠會附一組專屬的電源供應器,類似專供特定產品使用的電源供應器僅具有單一的電壓/電流輸出值,以及備有如圖1所示的單一規格電源接頭1供專屬的對象插接使用。
縱使坊間亦出現有可供切換電壓功能的電源供應器,讓操作者能夠透過轉動旋鈕開關或切換撥切開關的方式,將電源轉接器的輸出電壓切換至符合所使用電氣裝置的規格;但,其仍然有可能受限于其配備的電源接頭規格不符而無法使用,進而降低其實用性及適用性。
實用新型內容
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所解決的技術問題即在提供一種可由使用者自行切換變換接頭外徑規格的直流電源接頭結構。
為達上揭目的,本實用新型的直流電源接頭在一絕緣殼體的內部設有一常態伸出絕緣殼體前端的固定電極,以及若干活動導電套,該固定電極包括有一電極芯軸及一電極套筒,各活動導電套依序分層疊設在該固定電極的電極套筒外圈并且個別穿設于絕緣殼體的推鈕連接,各活動導電套之間可相對位移,并且保持著相互接觸的接合效果,以及由最內層的活動導電套與該固定電極的電極套筒保持摩擦接觸。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整體直流電源接頭即由相對露出絕緣殼體的推鈕供使用者選擇性的將一個或同時將多個活動導電套朝向絕緣殼體前端推出至定位處,由該固定電極的電極芯軸及電極套筒與使用對象電性連接,并且利用不同位置或不同數量的活動導電套配合與電極套筒相疊置成特定的外徑規格,以符合不同對象的使用需求。
附圖說明
圖1為一習用單一規格電源接頭的外觀結構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直流電源接頭的外觀結構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直流電源接頭的結構分解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中推鈕及活動導電套的結構分解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剖視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另一角度的結構剖視圖;
圖7為本實用新型中推鈕的定位狀態示意圖;
圖8為本實用新型的直流電源接頭第一使用狀態剖視圖;
圖9為本實用新型的直流電源接頭第一使用狀態剖視圖;
圖10為本實用新型的直流電源接頭第一使用狀態剖視圖。
【圖號說明】
1單一規格電源接頭????10絕緣殼體
11半部???????????????12電極座
13槽孔???????????????131彈性凸扣
20固定電極???????????21電極芯軸
22電極套筒???????????30活動導電套
31凸板???????????????32溝槽
40推鈕???????????????41夾口
42延伸板?????????????43定位凹口
50電源線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的特點,可參閱本案圖式及實施例的詳細說明而獲得清楚地了解。
如圖2及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的直流電源接頭包括有:一絕緣殼體10、一固定電極20、若干活動導電套30,以及,若干與活動導電套30相對應配置的推鈕40;其中:
該絕緣殼體10可以由兩個半部11相卡扣接合而成,其一端設有一電極座12供與一電源線50連接,另端呈開放狀,其殼體上設有若干軸向配置的槽孔13。
該固定電極20固設在該絕緣殼體10內部,其具有常態伸出該絕緣殼體10的一電極芯軸21及一電極套筒22,該電極芯軸21及該電極套筒22并且即透過該絕緣殼體10的電極座12與電源線50電性連接。
該若干活動導電套30依序分層疊設在該固定電極20的電極套筒22外圈,并且個別與穿設于絕緣殼體的推鈕40連接,各活動導電套30之間可相對位移,并且保持著相互接觸的接合效果,以及由該位于最內層的活動導電套30與該固定電極20的電極套筒22保持摩擦接觸。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天瑞企業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天瑞企業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20145603.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